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一、引言 | 第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23页 |
(一) 国内流动儿童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 国外流动儿童与移民研究 | 第12-15页 |
(三) 社会认同相关研究 | 第15-21页 |
(四) 群体关系结构特征 | 第21-23页 |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23-28页 |
(一)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 第23-25页 |
(二) 研究对象 | 第25-26页 |
(三) 研究程序与工具 | 第26-28页 |
(四)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8页 |
四、结果与分析 | 第28-34页 |
(一) 群体关系结构特征与流动儿童社会认同、城市适应的关系 | 第28-31页 |
(二) 学校类型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 | 第31-32页 |
(三) 实验:群体边界可渗透性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影响 | 第32-34页 |
五、讨论 | 第34-40页 |
(一) 群体关系结构特征与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 | 第34-36页 |
(二) 促进城市适应的群体关系结构特征:高渗透性、高合理性、低稳定性 | 第36-38页 |
(三) 多重社会认同促进流动儿童城市适应 | 第38-39页 |
(四) 公办学校为何更优——对流动儿童教育安置方式的思考 | 第39-40页 |
六、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40-41页 |
七、结论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