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6页 |
·研究背景、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问题提出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相关概念 | 第17-22页 |
·贫困 | 第17-18页 |
·社会救助 | 第18-19页 |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19-21页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21页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与农村贫困线 | 第21-22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和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2-24页 |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24页 |
·论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24-26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4-25页 |
·论文可能的不足之处 | 第25-26页 |
第二章 贫困与最低生活保障的文献综述 | 第26-36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6-32页 |
·国外 | 第26-28页 |
·国内 | 第28-31页 |
·对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 | 第31-32页 |
·理论基础 | 第32-35页 |
·转移支付理论 | 第32页 |
·帕累托最优原理 | 第32-33页 |
·补偿原理 | 第33页 |
·负所得税理论 | 第33页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36-50页 |
·贫困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选择 | 第36-39页 |
·我国农村贫困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 第37-38页 |
·我国扶贫工作的历程与现状评价 | 第38-39页 |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39-45页 |
·创立和试点阶段(1992年-1995年) | 第40页 |
·推广阶段(1996年-2006年) | 第40-42页 |
·全面执行阶段(2007年至今) | 第42-45页 |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45-49页 |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机遇与挑战 | 第45页 |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关键要素分析 | 第45-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江苏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与保障水平分析 | 第50-72页 |
·江苏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形成与发展——基于城乡对比的视角 | 第50-52页 |
·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对比 | 第50页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特点 | 第50-52页 |
·江苏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要素分析 | 第52-54页 |
·保障对象的确定 | 第52页 |
·保障标准的制定 | 第52-53页 |
·管理体制 | 第53页 |
·资金的筹集和管理 | 第53-54页 |
·江苏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水平的对比分析 | 第54-61页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年度对比分析 | 第54-57页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地区对比分析 | 第57-59页 |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对比分析 | 第59-61页 |
·基层农村低保制度的运行情况研究——基于丹阳市的案例分析 | 第61-71页 |
·江苏省丹阳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 | 第61-62页 |
·丹阳市司徒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情况分析 | 第62-66页 |
·农户对于低保制度的评价 | 第66-68页 |
·司徒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问题及分析 | 第68-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江苏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效果评价 | 第72-86页 |
·江苏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评价 | 第72-76页 |
·江苏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的评价 | 第72-73页 |
·江苏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均补差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73-75页 |
·江苏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省补资金效果分析 | 第75-76页 |
·基于扩展线性支出模型的江苏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保障效果评价 | 第76-81页 |
·扩展线性支出模型 | 第76-77页 |
·江苏省农村基本消费需求的计算 | 第77-79页 |
·对江苏省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评价 | 第79-81页 |
·基于入户调研的人均补差水平评价 | 第81-85页 |
·低保资金需求模型 | 第81页 |
·江苏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差的控制变量界定 | 第81-82页 |
·江苏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差模型 | 第82-83页 |
·江苏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差测算 | 第83-84页 |
·调整后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差模型 | 第84-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六章 国外社会救助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86-93页 |
·国外社会救助制度现状 | 第86-91页 |
·国外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现状 | 第86-88页 |
·部分国家的社会救助制度 | 第88-91页 |
·国外社会救助制度的特点总结 | 第91-92页 |
·国外社会救助制度的借鉴 | 第92-9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93-100页 |
·结论 | 第93-95页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待遇标准偏低 | 第93页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筹资渠道单一,筹资水平低 | 第93页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缺乏有效科学的方法 | 第93-94页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滞后于城市 | 第94页 |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的支持效果明显 | 第94-95页 |
·对策建议 | 第95-100页 |
·建立切实可行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差的测算方法 | 第95-96页 |
·加大财政对落后地区最低生活保障投入力度 | 第96页 |
·建立混合筹资机制,广泛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 | 第96-97页 |
·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人员素质,加强最低生活保障监督管理 | 第97页 |
·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97-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6页 |
附录一 江苏省农村、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政策历程 | 第106-110页 |
附录二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需求状况问卷调查 | 第110-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