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缩略词表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9-22页 |
·康宁霉素简介 | 第9-10页 |
·Peptaibols类抗菌肽的来源与结构特征 | 第9页 |
·木霉简介 | 第9页 |
·康宁霉素的来源、结构与生物活性 | 第9-10页 |
·抗菌肽的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细胞凋亡与细胞自噬 | 第11-20页 |
·细胞凋亡的基本概念 | 第11-16页 |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及生化特征 | 第11-12页 |
·钙离子与细胞凋亡 | 第12页 |
·Caspase家族与细胞凋亡 | 第12-13页 |
·Bcl-2家族与细胞凋亡 | 第13-14页 |
·线粒体与细胞凋亡 | 第14页 |
·ROS与细胞凋亡 | 第14-15页 |
·细胞凋亡与肿瘤治疗 | 第15-16页 |
·细胞自噬(autophagy) | 第16-20页 |
·细胞自噬的形态学特征 | 第16页 |
·细胞自噬的生物学意义 | 第16-17页 |
·细胞自噬的过程及溶酶体在其中的功能 | 第17-18页 |
·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常用检测方法 | 第18页 |
·细胞自噬与凋亡的关系 | 第18-19页 |
·细胞自噬与肿瘤治疗 | 第19-20页 |
·立题依据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康宁霉素Ⅵ诱导A549细胞和HepG2细胞凋亡的研究 | 第22-3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2-26页 |
·细胞株 | 第22页 |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22-23页 |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26页 |
·TK Ⅵ的制备 | 第24页 |
·Annexin V/PI染色实验 | 第24-25页 |
·TUNEL法检测细胞DNA的片断化 | 第25页 |
·细胞总DNA的提取 | 第25-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康宁霉素Ⅵ诱导A549细胞和HepG2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外翻 | 第26-28页 |
·康宁霉素Ⅵ对诱导A549细胞和HepG2细胞DNA断裂生成3’-OH末端 | 第28-29页 |
·康宁霉素Ⅵ诱导A549细胞和HepG2细胞染色质在核小体间断裂 | 第29-30页 |
·讨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康宁霉素Ⅵ诱导A549细胞和HepG2细胞自噬的研究 | 第32-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主要试剂 | 第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TK Ⅵ的制备 | 第32页 |
·光学显微镜观察 | 第32页 |
·MDC染色 | 第32-33页 |
·LC3免疫荧光分析 | 第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康宁霉素Ⅵ诱导A549细胞和HepG2细胞胞质空泡化 | 第33-34页 |
·康宁霉素Ⅵ诱导A549细胞和HepG2细胞增加MDC摄入量 | 第34-35页 |
·康宁霉素Ⅵ诱导A549细胞和HepG2细胞脂膜锚定蛋白LC3-Ⅱ的出现 | 第35-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康宁霉素Ⅵ诱导A549细胞凋亡及自噬的机制研究 | 第38-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3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38-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3页 |
·TK Ⅵ的制备 | 第39页 |
·A549细胞Caspases活性检测 | 第39-40页 |
·A549细胞LC3-Ⅱ阳性细胞数目统计与分析 | 第40页 |
·A54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检测 | 第40-41页 |
·A549细胞内ROS水平的检测 | 第41-42页 |
·康宁霉素Ⅵ对A549线粒体内膜蛋白Bcl-2家族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42-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康宁霉素Ⅵ诱导A549细胞发生caspase非依赖性的程序化细胞死亡 | 第43-44页 |
·康宁霉素Ⅵ诱导A549细胞发生的自噬性死亡不依赖于caspases | 第44页 |
·康宁霉素Ⅵ对A54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第44-45页 |
·康宁霉素Ⅵ对A549细胞ROS水平的影响 | 第45-46页 |
·康宁霉素Ⅵ引起A549细胞内抗凋亡蛋白Bcl-xL表达水平下降,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水平上升 | 第46-47页 |
·讨论 | 第47-49页 |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49-50页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