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1 引言 | 第8-11页 |
1.1 研究对象及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9-10页 |
1.3 对“独立董事”概念的说明 | 第10-11页 |
2 独立董事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1-15页 |
2.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2-15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2-13页 |
2.2.2 博弈论 | 第13-14页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4-15页 |
3 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 | 第15-34页 |
3.1 美国的公司治理结构 | 第16-17页 |
3.2 日本的公司治理结构 | 第17-18页 |
3.3 日美比较 | 第18-20页 |
3.4 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启示 | 第20-22页 |
3.4.1 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征 | 第20-21页 |
3.4.2 不合理股权结构带来的法人治理结构缺陷 | 第21-22页 |
3.5 “集团控股”“国有控股”等“一股独大”股权结构下独立董事的角色和独特功能 | 第22-34页 |
3.5.1 独立董事的角色 | 第22页 |
3.5.2 独立董事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的博弈模型分析 | 第22-31页 |
3.5.3 独立董事的独特功能 | 第31-34页 |
4 独立董事的界定与职责 | 第34-41页 |
4.1 独立董事的界定 | 第34-37页 |
4.2 董事会的职责 | 第37页 |
4.3 独立董事制度的国际比较 | 第37-41页 |
4.3.1 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 | 第37-38页 |
4.3.2 独立董事制度的各项条款的国际比较 | 第38-41页 |
5 理论应用:独立董事制度的理性构建 | 第41-57页 |
5.1 我国目前独立董事制度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 第41-48页 |
5.1.1 制度建设的过程与内容 | 第41-42页 |
5.1.2 现状与问题 | 第42-48页 |
5.2 独立董事制度的理性构建 | 第48-57页 |
5.2.1 建立规范的独立董事聘选程序 | 第48-50页 |
5.2.2 独立董事的职责保障 | 第50-51页 |
5.2.3 独立董事的评估机制 | 第51-53页 |
5.2.4 报酬机制 | 第53-55页 |
5.2.5 建立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 | 第55-57页 |
附录1 | 第57-59页 |
附录2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后记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