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古代小说论文

中国古典小说意境论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5页
绪论第15-31页
 第一节 选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5-26页
 第二节 选题确立的要义第26-27页
 第三节 硏究方案第27-31页
第一章 意境与中国古典小说意境第31-56页
 第一节 意境概念与本质界定第31-37页
  一、意境的语义界定第31-34页
  二、“意”的源起与“意境”的本质第34-37页
 第二节 意境的生成过程与触发形式第37-43页
  一、意境的生成过程第38-40页
  二、意境的触发形式第40-43页
 第三节 意境的特征与判定标准第43-53页
  一、意境的特征第43-52页
  二、意境的判定标准第52-53页
 第四节 中国古典小说意境界说第53-56页
  一、内涵界定第53页
  二、中国古典小说意境特征第53-56页
第二章 中国古典小说意境成因论第56-74页
 第一节 小说形成方式演进与作者之意的强化第56-62页
  一、采录编撰:主体之意的稀薄第56-59页
  二、有为而作:作者之意的浓郁第59-62页
 第二节 小说意蕴的日益丰厚第62-66页
  一、“说之小者”:小说意蕴的薄弱第62-64页
  二、“小说中有大道”:人生体验的深刻第64-66页
 第三节 诗性质素的融入与日益完善第66-74页
  一、诗性思维的渗入与成熟第68-70页
  二、诗性表现技巧由单一趋于多样第70-72页
  三、诗性语言运用趋于繁富第72-74页
第三章 中国古典小说意境发生发展论第74-103页
 第一节 先秦小说意境质素的孕育第74-77页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小说意境的萌发与表现第77-81页
  一、偶发状态第77-79页
  二、表现的简单性与潜隐性第79-80页
  三、点型与单线型表现形式第80-81页
 第三节 唐宋元小说意境的发展及其表现第81-90页
  一、唐宋文言小说意境的发展及其表现第81-88页
  二、宋元白话通俗小说创设意境的新探索第88-90页
 第四节 明清小说意境的高度繁荣及其表现第90-103页
  一、意境理论的渗入与创设意识的充分自觉第91-92页
  二、构设思维的充分成熟与构设手法的多样化第92-98页
  三、小说意境发育高度繁富第98-103页
第四章 中国古典小说意境创设生成论第103-134页
 第一节 中国古典小说意境的创生方式第103-113页
  一、一元化生第103-105页
  二、二极共构第105-106页
  三、三而一成第106-109页
  四、多维共生第109-113页
 第二节 中国古典小说意境的创生理念第113-125页
  一、圆形思维与动态平衡第113-117页
  二、神话素与象征思维第117-121页
  三、悲剧意识与母题书写第121-125页
 第三节 中国古典小说创生意境的终极追求第125-134页
  一、异曲同调:意境与天人合一第125-126页
  二、中国古典小说意境中的天人合一表现第126-134页
第五章 中国古典小说意境表现型态论第134-159页
 第一节 中国古典小说意境的层级第134-142页
  一、逼真生动的世界人生图景第134-137页
  二、气韵生动的审美心理图式第137-140页
  三、深邃无际的哲性思维空间第140-142页
 第二节 中国古典小说意境的表现形式第142-152页
  一、局部意境第142-145页
  二、整体意境第145-149页
  三、局部意境构成整体意境的方式第149-152页
 第三节 中国古典小说意境的类型第152-159页
  一、叙事意境第153-154页
  二、艺术形象意境第154-156页
  三、环境意境第156-159页
结语 中国古典小说意境研究的总结与展望第159-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74页
致谢第174-17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75页

论文共1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现代小品文文体研究
下一篇:唐代临淄段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