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美育论文--美术论文

闽南布袋木偶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 创新点第13页
    1.5 研究方法第13-15页
        1.5.1 文献研究法第13页
        1.5.2 调查研究法第13页
        1.5.3 案例研究法第13-14页
        1.5.4 行动研究法第14-15页
第2章 闽南布袋木偶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分析第15-24页
    2.1 闽南布袋木偶的丰富内涵第15-22页
        2.1.1 闽南布袋木偶概况第15页
        2.1.2 闽南布袋木偶的造型艺术第15-19页
        2.1.3 闽南布袋木偶的表演艺术第19-20页
        2.1.4 闽南布袋木偶的文化内涵第20-21页
        2.1.5 闽南布袋木偶的发展现状第21-22页
    2.2 闽南布袋木偶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分析第22-24页
        2.2.1 对学生的价值第22页
        2.2.2 对教师的价值第22-23页
        2.2.3 对学校的价值第23页
        2.2.4 闽南布袋木偶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意义第23-24页
第3章 闽南布袋木偶校本课程开发的调查与分析第24-29页
    3.1 闽南布袋木偶校本课程开发问卷调查第24-28页
        3.1.1 调查目的第24页
        3.1.2 问卷内容第24页
        3.1.3 问卷调查实施情况第24页
        3.1.4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24-28页
    3.2 闽南布袋木偶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第28-29页
第4章 闽南布袋木偶校本课程开发设计第29-35页
    4.1 闽南布袋木偶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基础第29-30页
        4.1.1 美术课程标准第29页
        4.1.2 多元智能理论第29-30页
        4.1.3 建构主义理论第30页
    4.2 闽南布袋木偶校本课程开发原则第30-32页
        4.2.1 学生主体原则第31页
        4.2.2 可行性原则第31页
        4.2.3 教育性原则第31页
        4.2.4 创新性原则第31-32页
    4.3 闽南布袋木偶校本课程目标第32页
    4.4 闽南布袋木偶校本课程内容设计第32-33页
    4.5 教学评价第33-35页
        4.5.1 评价方式多样化第33-34页
        4.5.2 立足于发展的教学评价第34-35页
第5章 闽南布袋木偶校本课程实践探索第35-49页
    5.1 闽南布袋木偶校本课程教学设计第35-47页
        5.1.1 “欣赏·评述”:《走进闽南布袋木偶艺术》第35-37页
        5.1.2 “造型·表现”:《闽南布袋木偶——木偶头》第37-41页
        5.1.3 “设计·应用”:《闽南布袋木偶——明信片设计》第41-44页
        5.1.4 “综合·探索”:《闽南布袋木偶——传承》第44-47页
    5.2 教学实践的效果与反思第47-49页
        5.2.1 教学实践中的效果第47页
        5.2.2 教学实践反思第47-49页
结语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2页
附录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轻型不“轻”--试从吉尔达论威尔第的轻型女高音
下一篇:中国民族室内乐的发展及相关个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