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13页 |
·新课程改革背景 | 第8-9页 |
·向量引入新课程的必要性 | 第9-13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页 |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向量产生及发展 | 第15-17页 |
·向量的产生与发展 | 第15-16页 |
·向量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 第16-17页 |
·解题研究 | 第17-25页 |
·问题解决 | 第17-19页 |
·解题思维及解题程序 | 第19-23页 |
·影响数学解题的因素 | 第23-25页 |
第3章 高中生学习向量基本情况调查及分析 | 第25-30页 |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被试的选择 | 第25页 |
·测试卷的编制 | 第25-26页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6-30页 |
第4章 向量解题研究 | 第30-35页 |
·向量解题研究现状 | 第30-31页 |
·向量解题研究意义 | 第31页 |
·向量解题的特点 | 第31-35页 |
第5章 向量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应用 | 第35-43页 |
·向量与函数、三角 | 第35-36页 |
·向量与不等式 | 第36页 |
·向量与线性规划 | 第36-37页 |
·向量与解析几何 | 第37-39页 |
·向量与平面几何 | 第39-40页 |
·向量与立体几何 | 第40-43页 |
第6章 高中教师向量教学基本情况调查及分析 | 第43-46页 |
·调查结果 | 第43-44页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第7章 高中课程标准中平面向量与空间向量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分析 | 第46-49页 |
·平面向量的教学要求 | 第46-47页 |
·平面向量的课程标准要求及建议 | 第47页 |
·空间向量的教学要求 | 第47-48页 |
·空间向量的课程标准要求及建议 | 第48-49页 |
第8章 关于高中向量教学的对策研究 | 第49-65页 |
·向量教学应注重向量概念的教学 | 第49-52页 |
·向量的概念教学应重视感性材料和知识经验 | 第50页 |
·向量的概念教学应注意新旧概念的对比与联系 | 第50-51页 |
·向量的概念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体验概念的产生过程 | 第51页 |
·向量的概念教学应注意体现概念的准确性、严密性 | 第51页 |
·向量的概念教学应注意通过加强练习以巩固概念 | 第51-52页 |
·向量的概念教学应注意重视比较教学 | 第52页 |
·向量教学应注意贯彻“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52-53页 |
·向量教学应注重对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的把握 | 第53-54页 |
·向量教学应注意向量的现实功能 | 第54页 |
·向量教学应与教师提高自身修养相结合 | 第54-55页 |
·向量教学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 第55页 |
·向量教学实例 | 第55-65页 |
·向量教学实例1——《向量的概念及表示》 | 第55-59页 |
·向量教学实例2——《向量的加法》 | 第59-65页 |
结束语 | 第65-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附录 | 第70-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