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详细摘要 | 第6-14页 |
1 绪论 | 第14-36页 |
·课题来源 | 第14页 |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4-16页 |
·人工湿地的研究概述 | 第16-31页 |
·人工湿地的起源与发展 | 第16页 |
·人工湿地的分类 | 第16-17页 |
·人工湿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7-18页 |
·人工湿地的生态景观价值 | 第18-21页 |
·人工湿地的组成及净化机理 | 第21-31页 |
·课题研究内容、目标及方案 | 第31-34页 |
·课题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31-32页 |
·课题研究方案 | 第32-34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2 人工湿地小试系统的构建研究 | 第36-48页 |
·湿地床基质的筛选 | 第36-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试验结论 | 第40-41页 |
·湿地床植物的选择 | 第41-42页 |
·试验装置的设计及其构建 | 第42-45页 |
·试验所用原水的性质 | 第45-46页 |
·检测方法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3 人工湿地小试系统的运行效果研究 | 第48-128页 |
·水力负荷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影响分析 | 第48-90页 |
·最优水力负荷的确定 | 第48-53页 |
·系统试验初期各湿地系统对主要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分析 | 第53-59页 |
·系统稳定运行阶段各湿地系统对主要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分析 | 第59-66页 |
·不同水力负荷对各湿地系统稳定运行阶段的去除效果影响分析 | 第66-90页 |
·不同基质深度及过水面积时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分析 | 第90-111页 |
·系统试验初期湿地内部的污水处理效果 | 第90-106页 |
·系统稳定运行阶段湿地内部的污水处理效果 | 第106-111页 |
·曝气对湿地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 | 第111-118页 |
·未曝气与曝气条件下的去除效果的对比分析 | 第111-114页 |
·曝气条件下最优运行参数的确定 | 第114-118页 |
·人工湿地堵塞状况的分析研究 | 第118-121页 |
·人工湿地基质堵塞问题 | 第118-119页 |
·人工湿地的堵塞状况及分析 | 第119-120页 |
·人工湿地的堵塞机理初探 | 第120-121页 |
·湿地出水深度处理的研究探讨 | 第121-126页 |
·进水水质 | 第121-122页 |
·试验方法 | 第122页 |
·试验装置 | 第122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22-125页 |
·结论 | 第125-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8页 |
4 人工湿地植物、微生物及基质特性研究 | 第128-144页 |
·试验湿地植物特性研究 | 第128-132页 |
·北方湿地植物的筛选原则 | 第128页 |
·北方湿地植物的选定及特点 | 第128-129页 |
·初始植物指标测定 | 第129-130页 |
·植物种植方式 | 第130页 |
·植物生长情况 | 第130-132页 |
·试验湿地酶及微生物特性研究 | 第132-138页 |
·人工湿地基质酶特性研究 | 第133-134页 |
·人工湿地微生物特性研究 | 第134-137页 |
·人工湿地水质生物毒性评价 | 第137-138页 |
·试验湿地基质特性研究 | 第138-142页 |
·人工湿地基质初始特性研究 | 第138-141页 |
·人工湿地运行末期基质特性研究 | 第141-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142-144页 |
5 人工湿地中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应用及研究 | 第144-160页 |
·人工湿地反应动力学模型简介 | 第144-146页 |
·人工潜流湿地各主要污染物降解效果对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模拟 | 第146-158页 |
·潜流人工湿地的模拟条件 | 第146页 |
·潜流人工湿地有机物降解效果对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模拟 | 第146-149页 |
·潜流人工湿地NH_3-N降解效果对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模拟 | 第149-152页 |
·潜流人工湿地TN降解效果对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模拟 | 第152-155页 |
·潜流人工湿地TP降解效果对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模拟 | 第155-158页 |
·本章小结 | 第158-160页 |
6 人工湿地系统的应用研究 | 第160-170页 |
·北方都市生态湿地工程目标及意义 | 第160-161页 |
·工程项目背景 | 第160页 |
·工程的目标 | 第160-161页 |
·与项目目标的关联性分析 | 第161页 |
·工程的意义 | 第161页 |
·人工湿地工程示范区确定 | 第161-162页 |
·南口示范工程设计原则及设计思路 | 第162-163页 |
·设计原则 | 第162页 |
·设计思路 | 第162-163页 |
·工程设计规模 | 第163-164页 |
·工程设计水质 | 第164页 |
·工程进水水质 | 第164页 |
·工程目标处理水质 | 第164页 |
·工艺流程 | 第164-165页 |
·示范工程设计图 | 第165页 |
·示范工程现场图 | 第165-166页 |
·示范工程投资预算表 | 第166-168页 |
·本章小结 | 第168-170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70-174页 |
·结论 | 第170-172页 |
·创新点 | 第172页 |
·展望 | 第172-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174-180页 |
致谢 | 第180-182页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第182-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