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二、关于研究进展的说明 | 第7页 |
三、本文研究框架 | 第7-8页 |
第一章 气候变化概述 | 第8-15页 |
第一节 气候变化的定义 | 第8页 |
第二节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挑战 | 第8-15页 |
一、气候变化对水资源供需关系的影响 | 第8-11页 |
二、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保存关系的影响 | 第11-13页 |
三、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关系的影响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制度的法理基础 | 第15-26页 |
第一节 关于"适应"的内涵阐述 | 第15页 |
第二节 关于气候适应性的理论分析 | 第15-18页 |
一、对生物适应性的理解 | 第15-16页 |
二、对气候适应的理解 | 第16-18页 |
第三节 适应性气候立法的原则 | 第18-26页 |
一、最脆弱群体优先原则 | 第18-20页 |
二、可持续性原则 | 第20-23页 |
三、有效参与原则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立法的路径探究 | 第26-37页 |
第一节 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立法初实践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立法的推进——欧盟的气候变化制度 | 第27-31页 |
一、第一个《欧洲气候变化计划》阶段——"减缓"主导的碳交易立法和能源立法 | 第27-29页 |
二、第二个《欧洲气候变化计划》阶段——"适应"展开的多领域制度进程 | 第29-31页 |
第三节 美国气候变化立法的实践——"适应"与"减缓"的分立与协同 | 第31-37页 |
一、《气候安全法案》的性质及主要内容 | 第32-33页 |
二、《气候适应法案》的基本政策及主要内容 | 第33-35页 |
三、《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立法选择 | 第37-44页 |
第一节 适应的地方性差异 | 第37页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 第37-39页 |
一、气候变化使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权的实现面临更大障碍 | 第37-38页 |
二、气候变化使发展中国家国民生存权与健康权的保障变得更为艰难 | 第38页 |
三、气候变化问题使发展中国家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伴随更大的气候风险 | 第38-39页 |
第三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立法之制度选择 | 第39-44页 |
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之概况 | 第39-42页 |
二、中国气候变化立法的适应性取向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