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4页 |
| ·课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动平衡方法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动平衡装置的发展及现状 | 第11-13页 |
|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现场动平衡技术研究 | 第14-35页 |
| ·转子动平衡的基本知识 | 第14-18页 |
| ·转子的分类 | 第14-15页 |
| ·转子不平衡的原因 | 第15-16页 |
| ·转子不平衡的分类 | 第16-17页 |
| ·不平衡量的表达方式 | 第17-18页 |
| ·转子动平衡的理论依据 | 第18-21页 |
| ·转子的振动分析 | 第18-20页 |
| ·刚性转子的二面平衡原理 | 第20-21页 |
| ·转子平衡的特点 | 第21页 |
| ·现场动平衡技术研究 | 第21-34页 |
| ·校正面位置 | 第21-22页 |
| ·动平衡解算方法分析 | 第22-26页 |
| ·试重块大小和相位估算 | 第26-27页 |
| ·校正方法误差分析及效果评价 | 第27-31页 |
| ·平衡方法研究 | 第31-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现场动平衡仪硬件系统设计 | 第35-57页 |
| ·现场动平衡仪硬件总体构成 | 第35页 |
| ·传感器选择 | 第35-38页 |
| ·振动测量传感器 | 第35-37页 |
| ·参考信号测量传感器 | 第37-38页 |
| ·电路设计 | 第38-56页 |
| ·参考信号整形放大电路设计 | 第38页 |
| ·中心频率跟踪的窄带滤波器设计 | 第38-43页 |
| ·单片机芯片选择与外围电路设计 | 第43-45页 |
| ·采集电路的设计 | 第45-52页 |
| ·键盘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 | 第52-54页 |
| ·显示模块与单片机接口设计 | 第54-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四章 现场动平衡仪的软件系统开发 | 第57-72页 |
| ·软件系统的整体构成 | 第57页 |
| ·硬件电路的控制程序设计 | 第57-67页 |
| ·采样及模数转换程序设计 | 第57-61页 |
| ·键盘程序设计 | 第61-64页 |
| ·显示程序设计 | 第64-67页 |
| ·采样数据的比较及参数的提取 | 第67-68页 |
| ·动平衡解算程序 | 第68-70页 |
| ·振动位移信号幅值和相位的计算(标量计算) | 第68-69页 |
| ·不平衡量(或应加配重量)的大小和相位的计算(矢量计算) | 第69-70页 |
| ·软件抗干扰 | 第70-71页 |
| ·小结 | 第71-72页 |
| 第五章 现场动平衡仪的调试与实验 | 第72-81页 |
| ·仪器的调试 | 第72-75页 |
| ·硬件的调试 | 第72-73页 |
| ·软件的调试 | 第73-74页 |
| ·硬软件的联合调试 | 第74-75页 |
| ·仪器的理论技术指标 | 第75页 |
| ·现场动平衡试验 | 第75-80页 |
| ·现场动平衡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 第75-77页 |
| ·转子现场动平衡的实验流程 | 第77-78页 |
| ·实验数据验证 | 第78-80页 |
| ·小结 | 第80-81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81-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