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贵重金属论文--金论文

从江翁浪地区蚀变岩型金矿构造变形及控矿规律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4页
   ·课题来源第8页
   ·地质调查简史与调查程度第8-9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9-10页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研究方法与研究任务第11-12页
   ·完成工作量第12-13页
   ·主要的研究成果第13-14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4-18页
   ·地层第14-15页
   ·构造第15-16页
   ·岩浆岩第16-17页
   ·变质岩第17页
   ·区域矿产地质特征第17-18页
第三章 矿床地质概况第18-23页
   ·地层第18-19页
   ·构造第19-20页
   ·岩浆岩第20页
   ·变质作用第20页
   ·矿体产出特征第20-21页
   ·矿石特征第21-22页
   ·围岩蚀变第22页
   ·金的赋存形式第22-23页
第四章 岩石变形特征研究第23-34页
   ·宏观变形特征分析第23-25页
     ·顺层剪切第23-24页
     ·变形分带第24-25页
   ·微观变形特征第25-29页
   ·运动学特征第29-34页
     ·判别原理第29-30页
     ·前人认识第30页
     ·宏观特征第30-32页
     ·微观运动学标志第32-34页
第五章 矿床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第34-47页
   ·常量元素分析第35-40页
     ·常量元素的相关性研究第36-37页
     ·常量元素的质量迁移规律第37-38页
     ·常量元素的体积变化规律第38-40页
   ·微量元素特征分析第40-44页
     ·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第41-42页
     ·微量元素聚类分析第42-43页
     ·微量元素迁移规律第43-44页
   ·稀土元素特征分析第44-47页
第六章 构造控矿规律讨论第47-56页
   ·宏观上矿体赋存部位第47-48页
     ·典型剖面分析第47-48页
     ·赋存规律分析第48页
   ·微观上矿体赋存部位第48-50页
     ·电子探针定向测定第48-50页
     ·手标本分析第50页
   ·黔东南地区类似于翁浪金矿的构造控矿模型第50-52页
   ·金富集机制分析第52-56页
     ·动力变形机制影响第52-53页
     ·元素在成矿中的迁移能力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归因方式、情感幸福感和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岩、矿石显微组构特征对水银洞金矿成因的指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