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贵重金属论文--金论文

岩、矿石显微组构特征对水银洞金矿成因的指示作用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研究意义第9页
   ·研究简史第9-10页
   ·选题依据第10-11页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1-12页
     ·研究思路第11页
     ·技术路线第11-12页
   ·研究方法及手段第12页
   ·完成工作量第12-13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3-20页
   ·自然地理位置第13页
   ·大地构造位置第13-14页
   ·区域地层第14-15页
   ·区域的岩浆岩第15-16页
     ·峨眉山玄武岩第16页
     ·次火山岩(辉绿岩)第16页
     ·偏碱性基性、超基性岩第16页
   ·区域构造第16-18页
   ·区域矿产分布第18-19页
   ·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水银洞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第20-25页
   ·矿田地质特征简介第20页
   ·矿床地质特征第20-24页
     ·含矿岩系第20-21页
     ·矿体特征第21-23页
     ·矿石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第23-24页
   ·品位变化系数及厚度变化系数的讨论第24页
   ·小结第24-25页
第四章 岩、矿石特征及显微组构研究第25-41页
   ·岩、矿石研究采样情况第25-27页
   ·岩石及矿石类型及其组构特征第27-29页
     ·岩石及矿石类型第27-28页
     ·岩石沉积构造第28页
     ·金矿石的显微组构特征第28-29页
   ·岩石及矿石组构特征对岩、矿石形成的某些指示的讨论第29-32页
     ·岩石及矿石组构指示与金矿成因有关的“硅化”的讨论第29-31页
     ·矿石同生组构的成因鉴别第31-32页
   ·岩矿石组构进一步成因鉴别第32-33页
     ·载金黄铁矿标型特征研究第32页
     ·电子探针分析第32-33页
   ·岩、矿石中地球化学迹象的讨论第33-39页
     ·硫同位素第33页
     ·龙潭组岩石含金性第33页
     ·龙潭组岩石及金矿石化学成分第33页
     ·微量元素特征第33-34页
     ·特征元素及元素对的讨论第34-36页
     ·稀土元素特征第36-39页
   ·小结第39-41页
第五章 水银洞金矿形成的讨论第41-46页
   ·水银洞金矿控矿条件分析第41-43页
     ·沉积环境分析第41-42页
     ·沉积物成岩作用与成矿介质溶液来源第42-43页
     ·沉积地层中金矿体的就位第43页
   ·水银洞金矿床的形成作用第43-44页
     ·有充足的物质提供第43-44页
     ·有充足的能量支撑第44页
     ·必须有集中的输送系统第44页
     ·有局限的有利空间使金沉淀第44页
   ·水银洞金矿成因模型初建第44-45页
   ·小结第45-46页
第六章 水银洞金矿找矿前景分析第46-47页
   ·区域成矿规律第46页
   ·找矿方向的一点建议第46-47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47-49页
   ·结论第47-48页
   ·感想及建议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图版第53-63页
附表第63-73页
附录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江翁浪地区蚀变岩型金矿构造变形及控矿规律研究
下一篇:品位—吨位模型在我国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资源潜力分析中的应用--以黔西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