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换乘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7页 |
·课题研究目的 | 第10页 |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地铁空间设计研究状况 | 第12-17页 |
·地铁换乘空间发展状况 | 第12-14页 |
·地铁换乘空间设计研究情况 | 第14-17页 |
第2章 地铁换乘空间的概念分析 | 第17-30页 |
·地铁空间的概念 | 第17页 |
·地铁换乘空间的特点 | 第17-20页 |
·空间的流动性 | 第18页 |
·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密闭性 | 第18页 |
·良好的抗灾和防护性能 | 第18-19页 |
·地下空间的特殊性 | 第19页 |
·自然气息的缺失 | 第19页 |
·易迷失方向感 | 第19-20页 |
·地铁换乘空间的形成与发展 | 第20-25页 |
·欧美发达国家地铁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亚洲及其他国家地铁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我国地铁发展 | 第23-25页 |
·地铁发展现状评价及原因分析 | 第25-30页 |
·地铁换乘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26页 |
·地铁空间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26-30页 |
第3章 地铁换乘空间环境现状调研 | 第30-41页 |
·交通人群的特点调查 | 第30-33页 |
·人群概况调查 | 第30-31页 |
·对城市的熟悉程度 | 第31-32页 |
·出行距离与交通工具选择 | 第32-33页 |
·空间的环境问题调查 | 第33-35页 |
·空间环境 | 第33-34页 |
·色彩搭配 | 第34页 |
·3 空间特色 | 第34-35页 |
·空间需求调查 | 第35-37页 |
·候车时的不便 | 第35页 |
·配套设施 | 第35-36页 |
·信息导向系统 | 第36页 |
·空间照明 | 第36-37页 |
·问题及意愿总结 | 第37-41页 |
·车站需要增添的设施 | 第37页 |
·对无障碍设计的满意度 | 第37-38页 |
·乘客的建议 | 第38页 |
·调研问卷总结 | 第38-41页 |
第4章 地铁换乘空间分析 | 第41-73页 |
·空间的物理环境 | 第41-44页 |
·空气环境 | 第41-42页 |
·空间光环境 | 第42-43页 |
·空间声环境 | 第43-44页 |
·心理环境 | 第44-46页 |
·消极心理反应 | 第44-45页 |
·空间设计手段 | 第45-46页 |
·地铁换乘空间的结构与形态 | 第46-52页 |
·车站空间组织 | 第46-48页 |
·站厅层 | 第48-49页 |
·站台层 | 第49-51页 |
·出入口及通道 | 第51-52页 |
·地铁换乘空间的构成要素 | 第52-64页 |
·空间界面围合 | 第52-54页 |
·材料、照明、图案色彩体系 | 第54-59页 |
·公共设施 | 第59-60页 |
·流线组织 | 第60页 |
·信息导向系统 | 第60-63页 |
·防灾与防护系统 | 第63-64页 |
·地铁换乘空间功能的确定 | 第64-73页 |
·安全要求 | 第64-65页 |
·公共服务设施 | 第65-67页 |
·无障碍交通系统 | 第67-69页 |
·空间的导向性 | 第69-70页 |
·与地面环境的联系 | 第70-73页 |
第5章 地铁换乘空间设计分析 | 第73-87页 |
·地铁换乘空间设计理念的确立 | 第73-79页 |
·空间的安全和高效性 | 第73页 |
·由工程态度转向有意识的设计态度 | 第73-74页 |
·合理强调可见要素 | 第74-75页 |
·空间人性化的考虑 | 第75-76页 |
·地铁文化体现 | 第76-78页 |
·空间的品质提升 | 第78-79页 |
·地铁换乘空间的设计原则 | 第79-83页 |
·空间处理手法 | 第79-81页 |
·无障碍设计原则 | 第81-82页 |
·体现城市地域特色 | 第82页 |
·交通环境调节功能 | 第82-83页 |
·地铁换乘空间的特色创造 | 第83-87页 |
·突显空间的结构特点 | 第83-84页 |
·空间造型丰富 | 第84-85页 |
·体现城市文化特色 | 第85页 |
·空间的人文气质 | 第85-87页 |
第6章 设计理论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 第87-103页 |
·项目情况 | 第87-90页 |
·项目简介 | 第87-88页 |
·实地调研 | 第88-90页 |
·现存问题 | 第90页 |
·设计理念 | 第90-92页 |
·项目定位 | 第90页 |
·设计目标 | 第90-92页 |
·设计具体内容 | 第92-101页 |
·空间平面布局 | 第92-94页 |
·服务设施设计 | 第94-96页 |
·导向系统配合 | 第96-99页 |
·空间造型 | 第99-100页 |
·出入口及通道 | 第100页 |
·材料选择 | 第100-101页 |
·设计实践分析总结 | 第101-103页 |
第7章 结论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附录 | 第109-11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