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豆科牧草论文

苜蓿品种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多样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0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9页
   ·生物遗传多样性第10-11页
   ·苜蓿遗传多样性第11-12页
   ·影响苜蓿种子产量的环境和植物学因素第12-17页
     ·环境因素第12-13页
     ·植物学因素第13-17页
   ·实际种子产量和潜在种子产量第17页
   ·紫花苜蓿种子的硬实第17-19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第19-24页
   ·试验用种第19-20页
   ·试验地点自然状况第20-22页
     ·试验地试验期间的气候状况第20-21页
     ·种子收获期土壤含水量第21-22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2-23页
   ·统计分析第23-24页
第四章 结果第24-40页
   ·种子产量第24页
   ·种子产量构成因素第24-34页
     ·生殖枝密度第24-27页
     ·每生殖枝花序数第27-28页
     ·每花序小花数和小荚数第28-30页
     ·每荚种子数第30-31页
     ·种子千粒重第31页
     ·不同苜蓿种质生殖枝垂直高度第31-34页
   ·苜蓿潜在种子产量与实际种子产量第34-35页
   ·苜蓿种子产量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第35-36页
   ·苜蓿种子产量的聚类分析第36页
   ·种子产量与构成性状的多元回归方程第36-38页
   ·苜蓿种子硬实第38-40页
     ·不同苜蓿种质两年种子硬实比较第38-39页
     ·储存与液氮处理对硬实的影响第39-40页
第五章 讨论第40-44页
   ·苜蓿种子产量第40-41页
   ·产量构成因素第41-43页
   ·苜蓿潜在种子产量与实际种子产量第43页
   ·苜蓿种子硬实及其破除第43-44页
第六章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普通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自主学习探索
下一篇:转AcInv反义基因马铃薯生理生化变化及抗低温糖化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