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 第9-10页 |
·心理健康教育是军校教育的时代选择 | 第10页 |
·当前军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误区和偏差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我军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外军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6-18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关概念解析 | 第18-29页 |
·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志 | 第18-21页 |
·心理健康的含义 | 第18-19页 |
·心理健康标准的探讨 | 第19-21页 |
·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及起源 | 第21-26页 |
·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关概念辨析 | 第21-23页 |
·心理健康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 第23-24页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 第24-26页 |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 第26-29页 |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涵 | 第26-27页 |
·军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心理健康教育在军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29-34页 |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必然要求 | 第29-30页 |
·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强化学员思想道德教育效果 | 第29页 |
·心理健康教育为提升学员科学文化素质提供强大动力 | 第29页 |
·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员良好军事专业素质的形成 | 第29-30页 |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员全面健康的基本保证 | 第30页 |
·心理健康教育是建设和谐军校的重要途径 | 第30-31页 |
·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员个体心理的和谐 | 第30-31页 |
·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军校集体的心理和谐 | 第31页 |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升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辅助手段 | 第31-34页 |
·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完善和拓展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 第32页 |
·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延伸和优化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 第32-33页 |
·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当前我军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基于与地方高校经验的比较 | 第34-42页 |
·调查目的 | 第34页 |
·调查方法及对象 | 第34-35页 |
·调查方法 | 第34页 |
·调查对象 | 第34-35页 |
·调查结果 | 第35-39页 |
·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 | 第35-36页 |
·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构成 | 第36页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 | 第36-37页 |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 | 第37页 |
·学生对心理问题的处理方法 | 第37-38页 |
·军校学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及效果的评估 | 第38-39页 |
·当前军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9-42页 |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机制不健全 | 第39-40页 |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够丰富 | 第40页 |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不够多样化 | 第40-41页 |
·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倾向比较严重 | 第41-42页 |
第五章 构建军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 第42-62页 |
·明确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 | 第42-44页 |
·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的功能 | 第42-43页 |
·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的设置 | 第43-44页 |
·确立“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 | 第44-46页 |
·“三级”目标体系确立的依据 | 第44-45页 |
·军校“三极”目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 第45-46页 |
·设置“二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 第46-50页 |
·充分发挥显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 第47页 |
·努力开发军校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功能 | 第47-50页 |
·构建“知行”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 第50-53页 |
·心理学知识教育 | 第50页 |
·军人适应性训练 | 第50-51页 |
·创造能力的培养 | 第51-52页 |
·自信心的培养 | 第52页 |
·人际关系的指导 | 第52-53页 |
·耐挫力的培养 | 第53页 |
·打造“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队 | 第53-57页 |
·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力量 | 第54页 |
·组建心理健康教育兼职队伍 | 第54-55页 |
·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辅助力量 | 第55页 |
·积极调动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力量 | 第55-57页 |
·开发多元心理健康教育沟通渠道 | 第57-58页 |
·开发军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主阵地 | 第57页 |
·开辟以手机短信为媒介的心理健康教育新平台 | 第57-58页 |
·构建军校“333”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 | 第58-60页 |
·构建三级心理预警及干预中心 | 第58-59页 |
·构建三种心理危机预警渠道 | 第59页 |
·构建三层心理危机干预措施 | 第59-60页 |
·形成“三管齐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整合系统 | 第60-62页 |
·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 第60-61页 |
·高度重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 第61页 |
·努力开发社会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 第61-62页 |
结语 走好心理健康教育这条路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1 关于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问卷(老师卷) | 第68-70页 |
附录2 关于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第70-72页 |
附录3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清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