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轿车座椅静强度特性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
提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汽车座椅的结构和分类 | 第7-8页 |
·汽车座椅的作用和性能 | 第8-12页 |
·汽车座椅的作用 | 第8页 |
·汽车座椅的舒适性 | 第8-10页 |
·汽车座椅的安全性 | 第10-12页 |
·汽车座椅被动安全性研究概述 | 第12-15页 |
·汽车座椅被动安全性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汽车座椅被动安全性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座椅系统静强度特性试验与仿真分析 | 第17-32页 |
·汽车座椅系统静强度法规及标准 | 第17-19页 |
·座椅总成静强度法规及标准 | 第17-18页 |
·座椅靠背静强度法规及标准 | 第18-19页 |
·汽车座椅系统静强度试验 | 第19-22页 |
·试验原理 | 第19页 |
·试验测点的选择 | 第19-20页 |
·试验内容 | 第20-22页 |
·汽车座椅系统静强度特性仿真分析 | 第22-26页 |
·座椅总成静强度仿真分析 | 第22-24页 |
·座椅靠背静强度仿真分析 | 第24-26页 |
·汽车座椅系统静强度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26-29页 |
·结果对比 | 第26-28页 |
·误差分析 | 第28-29页 |
·座椅靠背局部结构改进方案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新型轿车座椅静强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 | 第32-51页 |
·新型轿车座椅结构介绍 | 第32-34页 |
·有限元理论简介 | 第34-35页 |
·相关软件简介 | 第35-39页 |
·UG 简介 | 第35-36页 |
·Hypermesh 简介 | 第36-38页 |
·ABAQUS 简介 | 第38-39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原则 | 第39-40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过程 | 第40-50页 |
·几何模型的简化和建立 | 第40-42页 |
·单元类型的选择 | 第42-43页 |
·材料特性和物理特性的定义 | 第43-44页 |
·有限元网格的划分 | 第44-47页 |
·连接关系的模拟和简化 | 第47-49页 |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新型轿车座椅静强度特性仿真分析 | 第51-65页 |
·有限元仿真分析流程 | 第51-52页 |
·座椅总成静强度仿真分析 | 第52-59页 |
·向前加载的总成静强度仿真分析 | 第52-56页 |
·前向载荷的加载方式 | 第52-53页 |
·前向载荷的仿真结果 | 第53-54页 |
·不同钢管仿真结果及对比 | 第54-56页 |
·向后加载的总成静强度仿真分析 | 第56-59页 |
·后向载荷的加载方式 | 第56页 |
·后向载荷的仿真结果 | 第56-58页 |
·不同钢管仿真结果及对比 | 第58-59页 |
·座椅靠背静强度仿真分析 | 第59-63页 |
·座椅靠背静强度仿真分析的加载方式 | 第59-60页 |
·座椅靠背静强度仿真分析结果 | 第60-62页 |
·不同钢管仿真结果及对比 | 第62-63页 |
·座椅靠背骨架钢管选择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结论 | 第65-66页 |
·研究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摘要 | 第70-73页 |
ABSTRACT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