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5页 |
·结构健康监测概述 | 第14-16页 |
·传统的无损检测 | 第14-15页 |
·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 | 第16-21页 |
·结构健康监测的主要方法 | 第16-18页 |
·基于Lamb 波的主动监测技术 | 第18页 |
·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21-23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压电元件及 Lamb 波基础 | 第25-43页 |
·压电特性 | 第25-30页 |
·压电效应 | 第25页 |
·压电元件 | 第25-26页 |
·压电方程 | 第26-29页 |
·主要性能 | 第29-30页 |
·Lamb 波基础 | 第30-36页 |
·Lamb 波的概念 | 第30-31页 |
·Lamb 波的衰减 | 第31-32页 |
·Lamb 波的波速 | 第32-36页 |
·Lamb 波的激励方法 | 第36-42页 |
·激励信号 | 第36-37页 |
·中心频率 | 第37-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压电阵列星形布置及多路损伤扫查策略 | 第43-56页 |
·椭圆定位技术及实验研究 | 第43-46页 |
·椭圆定位法 | 第43-44页 |
·实验研究 | 第44-46页 |
·压电元件星形布置及多路扫查策略 | 第46-51页 |
·压电元件星形布置 | 第46-48页 |
·信息融合技术 | 第48-50页 |
·多路扫查策略 | 第50-51页 |
·实验系统验证 | 第51-55页 |
·边界损伤定位实验研究 | 第51-53页 |
·损伤程度辨识的实验研究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多路损伤扫查系统的软硬件 | 第56-74页 |
·扫查系统的硬件 | 第56-61页 |
·扫查原理 | 第59页 |
·扫查电路 | 第59-61页 |
·扫查系统的软件 | 第61-73页 |
·虚拟仪器 | 第61页 |
·基于LabVIEW 的扫查软件系统 | 第61-65页 |
·信号处理 | 第65-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真实机翼盒段损伤识别 | 第74-87页 |
·盒段试验 | 第74-77页 |
·扭转试验 | 第76页 |
·弯曲试验 | 第76-77页 |
·特征量的提取 | 第77-81页 |
·载荷对信号的影响 | 第77-80页 |
·损伤对信号的影响 | 第80-81页 |
·BP 神经网络结构设计 | 第81-85页 |
·人工神经网络介绍 | 第81-82页 |
·BP 网络原理 | 第82-83页 |
·网络结构设计 | 第83-85页 |
·试验结果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7-90页 |
·本文的结论 | 第87-88页 |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4-95页 |
附录 | 第95-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