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9页 |
·光催化反应原理 | 第10-12页 |
·纳米材料简介 | 第12-13页 |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改性技术 | 第13-23页 |
·耦合半导体 | 第15-17页 |
·金属沉积 | 第17-19页 |
·离子修饰 | 第19-20页 |
·半导体的光敏化 | 第20-21页 |
·半导体表面螯合和衍生 | 第21-22页 |
·掺杂非金属 | 第22页 |
·纳米TiO_2的制备 | 第22-23页 |
·制备负载型纳米TIO_2 | 第23-26页 |
·载体的选择 | 第23-24页 |
·纳米TiO_2的负载 | 第24-26页 |
·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现状 | 第26-27页 |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光催化剂制备及光催化实验,分析方法,表征 | 第29-43页 |
·试剂与药品 | 第29页 |
·仪器设备 | 第29-30页 |
·实验装置 | 第30-31页 |
·光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31-32页 |
·纳米TiO_2、掺杂MoS_2纳米管TiO_2光催化剂制备 | 第31页 |
·负载型微珠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31-32页 |
·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32-33页 |
·粉煤灰微珠及负载掺杂型光催化剂微珠SEM表征 | 第33-35页 |
·TEM表征 | 第35-36页 |
·XRD表征 | 第36-42页 |
·粉煤灰 XRD表征 | 第36-37页 |
·MoS_2纳米管XRD | 第37页 |
·TiO_2 XRD分析 | 第37-42页 |
·本章结论 | 第42-43页 |
第三章 掺杂型TiO_2对亚甲基蓝的降解 | 第43-58页 |
·实验条件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3-53页 |
·催化剂用量对降解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掺杂量对降解性能的影响 | 第45-47页 |
·曝气量对降解性能的影响 | 第47-49页 |
·溶液的pH值对降解性能的影响 | 第49-52页 |
·溶液初始浓度对降解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紫外光下TiO_2掺杂MoS_2纳米管后光催化性能的改变 | 第53-55页 |
·可见光下TiO_2掺杂MoS_2纳米管后光催化性能的改变 | 第55-57页 |
·本章结论 | 第57-58页 |
第四章 负载型粉煤灰微珠对亚甲基蓝的降解 | 第58-70页 |
·制备条件对负载型粉煤灰微珠活性的影响 | 第58-61页 |
·煅烧温度对负载型粉煤灰微珠活性的影响 | 第58-60页 |
·负载次数对微珠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60-61页 |
·紫外光下掺杂MoS_2纳米管对微珠催化活性的改变 | 第61-62页 |
·可见光下掺杂MoS_2纳米管对微珠催化活性的改变 | 第62-64页 |
·紫外光下负载对降解最终产物的影响 | 第64-67页 |
·紫外光下掺杂MoS_2纳米管TiO_2降解吸收光谱分析 | 第65-66页 |
·紫外光下负载掺杂MoS_3纳米管TiO_2粉煤灰微珠降解吸收光谱分析 | 第66-67页 |
·可见光下负载对降解最终产物的影响 | 第67-68页 |
·可见光下掺杂MoS_2纳米管TiO_2催化剂吸收光谱分析 | 第67页 |
·可见光下负载掺杂MoS_2纳米管TiO_2粉煤灰微珠降解吸收光谱分析 | 第67-68页 |
·本章结论 | 第68-7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已发表的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