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4-24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的研究 | 第15-17页 |
·关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研究 | 第17-18页 |
·关于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的研究 | 第18-20页 |
·研究评述 | 第20页 |
·研究内容和分析框架 | 第20-23页 |
·研究目标 | 第20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主要结论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第22-23页 |
·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 第23-24页 |
第二章 银行公司治理、农村信用社的公司治理与 X效率 | 第24-42页 |
·银行机构的公司治理 | 第24-32页 |
·银行的股权结构与股东治理 | 第24-27页 |
·董事会 | 第27-29页 |
·银行高级管理层的薪酬安排 | 第29页 |
·银行外部治理机制 | 第29-32页 |
·农村信用社的特殊治理 | 第32-38页 |
·农村信用社特殊产权制度的设定 | 第32-34页 |
·农村信用社特殊外部治理机制——省联社及地方政府的介入 | 第34-36页 |
·特殊产权制度与外部治理机制下的农村信用社股东代表大会与董事会的设定 | 第36-38页 |
·公司治理的绩效评价——X效率 | 第38-40页 |
·X效率的定义 | 第38-39页 |
·X非效率产生的公司治理根源 | 第39-40页 |
·农村信用社的公司治理与X非效率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历史考察 | 第42-49页 |
·1984年至1993年:恢复信用社的“三性” | 第42-43页 |
·1993年至2000年:塑造信用社“合作制”的性质 | 第43-45页 |
·2000年至今:淡化“合作制”,探索农村信用社多样化的产权形式 | 第45-47页 |
·农村信用社改革评述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我国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的现状分析 | 第49-68页 |
·不同产权下信用社公司治理构建的政策差异 | 第49-51页 |
·设立条件及支农要求 | 第49-50页 |
·股权结构 | 第50-51页 |
·理事会(董事会)及监事会 | 第51页 |
·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框架的现状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 第51-58页 |
·股权结构设置 | 第52-54页 |
·理事会(董事会)与监事会设置 | 第54-55页 |
·高管层特征以及激励机制 | 第55-58页 |
·农村信用社控制权转移的博弈均衡——信用社治理困境的形成 | 第58-62页 |
·外部股东与内部经营层之间的博弈均衡 | 第58-60页 |
·县联社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均衡 | 第60-62页 |
·政府干预下的信用社委托代理问题 | 第62-66页 |
·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绩效的实证考察 | 第68-90页 |
·公司治理的X效率 | 第68-75页 |
·效率的衡量方法 | 第68-72页 |
·本文X效率的计算——基于DEA方法的综合效率 | 第72-75页 |
·样本及指标的选择 | 第75-77页 |
·样本的选择 | 第75-76页 |
·投入、产出及价格指标的确定 | 第76-77页 |
·效率分析结果 | 第77-79页 |
·样本及变量的统计特征描述 | 第77-78页 |
·效率分析结果 | 第78-79页 |
·农村信用社X非效率的特征分析 | 第79-88页 |
·时序特征分析 | 第80-83页 |
·截面特征分析 | 第83-87页 |
·不同产权形式信用社X非效率的特征分析 | 第87-88页 |
·小结 | 第88-90页 |
第六章 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效率的因素分析 | 第90-108页 |
·农村信用社经营特征与公司治理效率 | 第90-95页 |
·经济模型中自变量的选择 | 第90-91页 |
·样本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 | 第91-93页 |
·模型回归结果 | 第93-95页 |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与公司治理绩效 | 第95-101页 |
·信用社产权改革对治理效率的影响 | 第96-99页 |
·产权改革作用渠道分析 | 第99-101页 |
·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框架与治理绩效 | 第101-107页 |
·研究假设与变量选择 | 第101-103页 |
·样本及变量的统计特征 | 第103-104页 |
·回归结果探讨 | 第104-107页 |
·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七章 优化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的若干设想 | 第108-117页 |
·研究结论 | 第108-109页 |
·优化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治理机制 | 第109-113页 |
·改善信用社股权结构设置 | 第109-111页 |
·引进战略投资者,完善治理结构 | 第111-112页 |
·完善内部激励与约束监督机制 | 第112-113页 |
·优化农村信用社的外部治理环境 | 第113-117页 |
·培育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 | 第113-114页 |
·加速农村信用社高管人员的职业化,改革信用社的用人机制 | 第114-115页 |
·实现省联社角色转变,在资本授予的基础上实行资本管理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4页 |
致谢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