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过程监测软件的研究与开发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监测系统概述 | 第8-9页 |
·监测系统产生的背景 | 第8页 |
·监测软件的功能 | 第8-9页 |
·监测软件的历史 | 第9页 |
·监测软件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目前国外的主要软件 | 第10-11页 |
·目前国内的主要软件 | 第11-12页 |
·监测软件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目前工控软件所遇到的问题 | 第13-14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总体方案设计 | 第16-22页 |
·监测系统的整体设计要求 | 第16页 |
·监测系统软件结构 | 第16-18页 |
·系统结构 | 第16-18页 |
·开发环境 | 第18页 |
·数据处理机制 | 第18-20页 |
·线程 | 第18-19页 |
·软件的数据流程 | 第19-20页 |
·数据监控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20-21页 |
·智能仪表 | 第20页 |
·数据采集卡 | 第20-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3 图形系统设计 | 第22-46页 |
·图形系统的基本功能 | 第22-24页 |
·CObject类介绍 | 第22-23页 |
·图形对象类的衍生关系 | 第23-24页 |
·简单图形对象的实现 | 第24-26页 |
·矩形对象 | 第24-25页 |
·直线对象 | 第25页 |
·椭圆对象 | 第25页 |
·圆形对象 | 第25-26页 |
·圆角矩形 | 第26页 |
·复杂图形对象的实现 | 第26-31页 |
·仪表面板的绘制 | 第27-28页 |
·绘制实时趋势图 | 第28-31页 |
·绘图 | 第31-38页 |
·图元基的成员函数 | 第31-32页 |
·图元的创建 | 第32-36页 |
·图元属性设置 | 第36-38页 |
·双缓冲机制 | 第38页 |
·典型图元编辑操作的实现 | 第38-40页 |
·图形对象的选择 | 第38-40页 |
·图像对象的添加和删除 | 第40页 |
·图形对象的拷贝、粘贴、剪切 | 第40页 |
·图形对象的动画 | 第40-43页 |
·图形对象的动画连接 | 第41页 |
·图形对象的动画填充 | 第41-43页 |
·图形对象的存取 | 第43-44页 |
·项目管理器 | 第44-45页 |
·项目管理器简介 | 第44页 |
·项目管理器的实现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4 驱动程序设计 | 第46-60页 |
·驱动程序体系结构及功能 | 第46页 |
·监控软件中常用的通讯方式与实现方法 | 第46-50页 |
·串行通讯 | 第47-50页 |
·板卡设备通讯 | 第50页 |
·工业以太网通讯 | 第50页 |
·TCP/IP协议介绍 | 第50-52页 |
·TCP/IP网络体系结构 | 第50-51页 |
·网络应用编程接口的原理 | 第51-52页 |
·OPC标准 | 第52页 |
·DDE及COM、DCOM | 第52页 |
·驱动程序实现 | 第52-57页 |
·DLL的优点 | 第53页 |
·DLL的功能 | 第53-54页 |
·DLL的调用 | 第54-57页 |
·数据软总线 | 第57页 |
·数据采集机制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60页 |
5 实时数据库设计 | 第60-69页 |
·实时数据库简介 | 第60-61页 |
·实时数据库的发展背景 | 第60页 |
·实时数据库的特性 | 第60-61页 |
·ODBC数据库简介 | 第61-63页 |
·ODBC的优点 | 第61页 |
·ODBC的组成 | 第61-63页 |
·数据库操作设计 | 第63-67页 |
·创建数据源 | 第63-64页 |
·创建记录集 | 第64页 |
·创建界面 | 第64-65页 |
·存储数据 | 第65-66页 |
·检索结果集 | 第66-67页 |
·历史数据 | 第67-68页 |
·报警功能 | 第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6 结束语 | 第69-72页 |
·系统运行情况 | 第69-71页 |
·总结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