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材内容“教学化”的处理方式与策略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7-9页 |
(一)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7-8页 |
(二)本文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结论 | 第8-9页 |
一、历史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与区别 | 第9-15页 |
(一) 教材内容的性质与特点 | 第9-11页 |
1、资源性 | 第9-10页 |
2、工具性 | 第10页 |
3、教育性 | 第10-11页 |
(二) 教学内容的性质与特点 | 第11-13页 |
1、中介性 | 第11-12页 |
2、生成性 | 第12页 |
3、时代性 | 第12-13页 |
(三) 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与区别 | 第13-15页 |
1、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区别 | 第13-14页 |
2、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联系 | 第14-15页 |
二、历史教材内容“教学化”的必要性 | 第15-19页 |
(一) 教材中所选择的知识内容的问题 | 第15-17页 |
1、单元内容的选择与专题教学目标的实现问题 | 第15-16页 |
2、课文内容的选择与课的教学目标的实现问题 | 第16-17页 |
(二) 教材内容表述的问题 | 第17-18页 |
1、标题的表述 | 第17页 |
2、正文的表述 | 第17-18页 |
(三) 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问题 | 第18-19页 |
三、历史教材内容“教学化”处理的方法与策略 | 第19-28页 |
(一) 依据教学目标处理教材内容 | 第19-21页 |
1、教学目标的确定 | 第19-20页 |
2、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第20页 |
3、根据教学目标增删教材内容 | 第20-21页 |
(二) 依据史学发展重新认识教材的表述 | 第21-24页 |
1、史学观的变化 | 第21-22页 |
2、教材所持观点滞后的表现与原因 | 第22-23页 |
3、不同于教材表述的历史解释 | 第23-24页 |
(三) 依据课程资源更新教材内容 | 第24-25页 |
1、教师的资源 | 第24页 |
2、地方资源 | 第24-25页 |
3、教材资源 | 第25页 |
(四) 依据教学情景重构教材内容 | 第25-28页 |
1、教学新情景的出现 | 第25-26页 |
2、预设目标的改变 | 第26-27页 |
3、预设内容的更新 | 第27-28页 |
结束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后记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