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南夏季干旱指数的ECC预测方法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方法和资料 | 第16-22页 |
·CCA-BP | 第17-19页 |
·ECC | 第19-20页 |
·资料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夏季干旱指数的特点 | 第22-29页 |
·干旱指数与我国东南夏季气候异常状态 | 第22-25页 |
·东南部夏季干旱指数的时空结构 | 第25-29页 |
第四章 单因子场CCA预测技巧评价 | 第29-40页 |
·海温场的预测技巧 | 第29-34页 |
·北半球500hPa高度场的预测技巧 | 第34-36页 |
·亚欧大陆表面温度场的预测技巧 | 第36-40页 |
第五章 各单因子场的预测技巧来源 | 第40-49页 |
·海温场的技巧来源 | 第40-45页 |
·北半球500hPa高度场的技巧来源 | 第45-46页 |
·亚欧大陆表面温度场的技巧来源 | 第46-49页 |
第六章 集合典型相关分析预测 | 第49-55页 |
·等权集合平均 | 第49-50页 |
·超级集合平均 | 第50-51页 |
·各单因子场对超级集合平均预测模式提供的预测信息 | 第51-55页 |
第七章 独立样本检验 | 第55-57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