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砜霉素脂质体的研制及其体外药效学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前言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7页 |
| 1. 脂质体研究进展 | 第12-24页 |
| ·概述 | 第12-13页 |
| ·脂质体的分类 | 第13-14页 |
| ·脂质体的应用 | 第14-24页 |
| 2. 甲砜霉素研究概况 | 第24-27页 |
| ·概述 | 第24-25页 |
| ·临床应用 | 第25-26页 |
| ·制剂研究 | 第26-27页 |
| 第二章 甲砜霉素脂质体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7-36页 |
| 1. 材料 | 第27-28页 |
| ·仪器 | 第27页 |
| ·试剂 | 第27-28页 |
| 2. 方法与结果 | 第28-34页 |
| ·制备方法 | 第28页 |
| ·TAPL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第28-30页 |
| ·脂质体分离方法的建立 | 第30-31页 |
| ·标准曲线绘制 | 第31-32页 |
| ·测定方法回收率实验 | 第32页 |
| ·精密度实验 | 第32-33页 |
| ·包封率测定 | 第33页 |
| ·样品测定 | 第33-34页 |
| 3. 讨论 | 第34-35页 |
| ·TAPL 分离 | 第34页 |
| ·TAP 含量测定 | 第34-35页 |
| 4.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甲砜霉素脂质体制备方法筛选 | 第36-41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 ·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 ·方法 | 第37页 |
| 2. 结果 | 第37-38页 |
| ·TAPL 性状观察 | 第37-38页 |
| ·包封率、含量测定 | 第38页 |
| 3. 讨论 | 第38-40页 |
| ·制备方法 | 第38-40页 |
| ·稳定性 | 第40页 |
| 4.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甲砜霉素脂质体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 第41-5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 ·实验材料 | 第41-42页 |
| ·方法 | 第42-43页 |
| 2. 结果 | 第43-48页 |
| ·正交试验结果 | 第43-45页 |
| ·TAPL 质量检查 | 第45-48页 |
| 3. 讨论 | 第48-49页 |
| ·正交试验 | 第48页 |
| ·质量控制 | 第48-49页 |
| 4.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甲砜霉素脂质体稳定性及安全性研究 | 第50-5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3页 |
| ·实验材料 | 第50-51页 |
| ·方法 | 第51-53页 |
| 2. 结果 | 第53-56页 |
| ·稳定性试验 | 第53-55页 |
| ·安全性试验 | 第55-56页 |
| 3. 讨论 | 第56-58页 |
| ·稳定性试验 | 第56-57页 |
| ·安全性试验 | 第57-58页 |
| 4. 小结 | 第58-59页 |
| 第六章 甲砜霉素脂质体体外抑菌实验 | 第59-63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1页 |
| ·试验材料 | 第59-60页 |
| ·试验方法 | 第60-61页 |
| 2. 结果 | 第61页 |
| ·TAPL 包封率、含量测定 | 第61页 |
| ·体外抑菌实验 | 第61页 |
| 3. 讨论 | 第61-62页 |
| 4. 小结 | 第62-63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作者简介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