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论文

税收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前言第8-9页
第一章 税收及税收法律关系第9-11页
 第一节 税收概念及特征第9页
 第二节 税收法律关系第9-11页
第二章 税收犯罪的概念和特征第11-17页
 第一节 税收犯罪定义概览第11-12页
 第二节 税收犯罪特征第12-13页
 第三节 税收犯罪构成特征第13-17页
  一、税收犯罪主体特征第14页
  二、税收犯罪客体特征第14-16页
  三、税收犯罪主观方面特征第16页
  四、税收犯罪客观方面特征第16-17页
第三章 我国税收犯罪的立法沿革第17-20页
 一、行政法规中的刑事责任条款阶段第17-18页
 二、刑事立法初始阶段第18页
 三、逐步完善阶段第18-19页
 四、刑法修订阶段第19-20页
第四章 税收犯罪在司法实践中的疑点及认定第20-28页
 第一节 税收犯罪行为与税收违法行为的区分第20-21页
 第二节 经济行为主体在税收犯罪中的认定第21-24页
  一、非法经营者能否能成税收犯罪的主体第21-22页
  二、代征人能否成税收犯罪的主体第22-23页
  三、税务代理人能否成为为税收犯罪的主体第23-24页
  四、单位能否成抗税罪的主体第24页
 第三节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疑点认定第24-27页
 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以逃避方式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税的行为如何定性第27-28页
第五章 我国现行税收刑事立法的缺陷及完善第28-42页
 第一节 税收犯罪条文用语的立法缺陷第28-29页
 第二节 偷税罪的立法缺陷第29-33页
  一、偷税罪犯罪手段规定的立法缺陷第29-31页
  二、偷税罪罪刑标准的立法缺陷第31-33页
 第三节 以偷税罪惩处采取欺骗手段骗取出口退税的立法缺陷第33-35页
  一、偷税罪和骗取出口退税罪是不同性质的犯罪行为第33-34页
  二、偷税罪和骗取出口退税罪侵害的国家税款包含的经济意义不同第34页
  三、以偷税罪惩处采取欺骗手段骗取出口退税的规定产生定罪处罚竞合问题第34-35页
 第四节 税收犯罪刑罚的立法缺陷第35-38页
  一、重刑化的法定刑设置无法阻遏税收犯罪增长第35-36页
  二、资格刑设置缺失第36-38页
 第五节 税收犯罪主体范围应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第38-39页
 第六节 税收刑事立法应体现纳税人权益的保护第39-40页
 第七节 对税收犯罪行为规范的完善第40-42页
结束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5-46页
后记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土地征用出让过程中和谐土地利益机制构建研究
下一篇: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焦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