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2页 |
·OFDM 的研究背景 | 第15-19页 |
·峰均比抑制算法的研究背景 | 第19-20页 |
·本文的工作以及各章节安排 | 第20-22页 |
第2章 峰均比对 OFDM 系统的影响 | 第22-37页 |
·OFDM 原理和模型 | 第22-25页 |
·峰均比模型 | 第25-32页 |
·非线性系统对高峰均比OFDM 信号的影响 | 第32-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典型的峰均比抑制算法分析 | 第37-57页 |
·时间波形畸变法 | 第37-44页 |
·非畸变方法降低PAPR 的理论最小极限 | 第44-45页 |
·编码法 | 第45-47页 |
·优选法 | 第47-54页 |
·评价峰均比算法优劣的标准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关于 PTS-CLIPPING 联合算法的讨论 | 第57-70页 |
·PTS-CLIPPING联合算法简介 | 第57-58页 |
·PTS 算法的分组分析 | 第58-63页 |
·最优加权系数 | 第63-64页 |
·PTS 的参数设定及仿真 | 第64-66页 |
·PTS-CLIPPING联合算法及性能仿真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5章 基于 FPGA 的 PTS-CLIPPING 峰均比抑制算法实现 | 第70-85页 |
·FPGA 和 XILINX公司简介 | 第70-71页 |
·OFDM 收发端硬件实现模型 | 第71-72页 |
·峰均比抑制模块收发端实现模型 | 第72-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