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 ·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1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13页 |
| ·论文的结构 | 第13-14页 |
| 第2章 地形三维模型的构建理论与算法 | 第14-29页 |
| ·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构建 | 第14-17页 |
| ·DEM的数据来源和采集方式 | 第14-15页 |
| ·DEM的表面建模方法 | 第15-17页 |
| ·D三角网的定义及特性 | 第17-21页 |
| ·相关算法回顾 | 第18-21页 |
| ·D三角网的构网算法和效率分析 | 第21-29页 |
| ·算法的数据结构 | 第21-22页 |
| ·地形数据的组织管理 | 第22页 |
| ·算法基本步骤 | 第22-25页 |
| ·关键问题 | 第25-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 第3章 基于齐函数的CDT算法改进 | 第29-38页 |
| ·CDT理论概述 | 第29-30页 |
| ·CDT的基本性质和相关算法 | 第29-30页 |
| ·基于Q_i(X_i,Y_i)函数的约束 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 | 第30-37页 |
| ·Q_i(X_i,Y_i)函数 | 第30-32页 |
| ·CDT算法步骤 | 第32-35页 |
| ·与角度最大法则的比较和分析 | 第35-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4章 基于 CDT算法的三维道路表面建模 | 第38-51页 |
| ·三维道路表面模型构建方法 | 第38-40页 |
| ·边界表示法 | 第40页 |
| ·设计线(线路)的三维建模 | 第40-43页 |
| ·设计线三角网模型 | 第41页 |
| ·设计线孔斯曲面模型 | 第41-42页 |
| ·设计线建模 | 第42-43页 |
| ·构造物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43-44页 |
| ·附属设施的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44-45页 |
| ·基于 CDT理论的模型拼合(叠加) | 第45-49页 |
| ·构造拼合交线 | 第45-47页 |
| ·嵌入拼合交线及清除拼合交线内的地形三角网 | 第47-49页 |
| ·构建道路整体三维模型 | 第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5章 实验系统设计 | 第51-56页 |
|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51-52页 |
|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51-52页 |
| ·实验系统的开发运行环境 | 第52页 |
| ·系统的功能示例 | 第52-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6章 结束语 | 第56-58页 |
| ·总结 | 第56页 |
| ·展望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