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畴的界定 | 第12-14页 |
|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第14-19页 |
| 2 森林认证的起源及发展现状 | 第19-29页 |
| ·森林认证的起源 | 第19-20页 |
| ·森林认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0-29页 |
| 3 我国森林认证发展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 | 第29-37页 |
| ·我国森林认证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 ·建立我国森林认证体系的制约因素 | 第32-37页 |
| 4 我国森林认证体系的运行机制的设计基础及总体框架 | 第37-59页 |
| ·森林认证的本质研究 | 第37-42页 |
| ·国外森林认证的实践经验 | 第42-53页 |
| ·我国森林认证体系运行的理论框架 | 第53-59页 |
| 5 我国森林认证体系的动力机制研究 | 第59-73页 |
| ·我国森林认证的动力系统 | 第59-63页 |
| ·关于消费者及企业的调查及分析 | 第63-70页 |
| ·动力模式选择及建议 | 第70-73页 |
| 6 我国森林认证体系的内部运行机制设计 | 第73-81页 |
| ·中国森林认证委员会及常务委员会制度 | 第73-74页 |
| ·标准制定机构及其标准制定的原则 | 第74-75页 |
| ·认证认可制度 | 第75-76页 |
| ·森林认证体系内部监管机制 | 第76-77页 |
| ·申诉制度 | 第77-78页 |
| ·标签使用制度 | 第78-79页 |
| ·认证人员的注册管理及培训制度 | 第79-81页 |
| 7 我国森林认证体系的外部协调机制 | 第81-87页 |
| ·与认监委之间的协调 | 第81-82页 |
| ·协调与相关大学、科研院所的关系 | 第82-83页 |
| ·与森林食品认证、花卉认证等其他林业认证的关系 | 第83页 |
| ·与法律法规及国际协定、公约之间的协调 | 第83-85页 |
| ·与世界其它森林认证体系的交流、沟通和互认 | 第85-87页 |
| 结语 | 第87-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 个人简介 | 第92-93页 |
| 导师简介 | 第93-94页 |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94-95页 |
| 致谢 | 第95-96页 |
| 博硕士论文同意发表的声明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