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有色金属论文--锡论文

锡成矿与A型花岗岩关系的地球化学研究--以湖南芙蓉锡矿田为例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前言第14-25页
 1 锡矿资源第14-16页
   ·世界锡矿资源第14页
   ·中国锡矿资源第14-16页
 2 花岗岩与锡成矿关系第16-18页
   ·花岗岩的分类第16页
   ·A型花岗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第16-17页
   ·A型花岗岩与锡矿床成矿关系第17-18页
 3 芙蓉锡矿田研究现状第18-20页
 4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选题依据第20-21页
     ·成矿理论方面第20页
     ·经济、社会意义第20-21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1页
 5 分析方法第21-25页
   ·Ar-Ar同位素定年第21-22页
   ·S同位素第22页
   ·Pb同位素第22页
   ·He同位素第22-23页
   ·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第23-25页
第一章 湘南地区区域地质背景第25-35页
 1 地层第26-27页
 2 构造第27-31页
   ·主要构造期次及特征第27-28页
     ·雪峰期第27页
     ·加里东期第27页
     ·海西─印支期第27页
     ·燕山期第27-28页
     ·喜马拉雅期第28页
   ·断裂第28-31页
     ·北东向断裂带第28-29页
     ·北西向断裂带第29页
     ·北东东向断裂带第29-31页
 3 岩浆岩分布特点及期次第31-32页
 4 区域成矿作用第32-34页
 5 小结第34-35页
第二章 骑田岭花岗岩及该区地质特征第35-42页
 1 地层第35-37页
 2 构造第37-38页
 3 岩浆岩第38-42页
   ·单元划分及特点第38-40页
     ·菜岭超单元第39页
     ·芙蓉超单元第39-40页
   ·与成矿的关系第40-42页
第三章 芙蓉锡矿田地质特征第42-50页
 1 矿床类型及产出特征第42-44页
   ·构造蚀变带型矿床及产出特征第42页
   ·蚀变岩体型矿床及产出特征第42-43页
   ·矽卡岩型矿床及产出特征第43页
   ·云英岩型矿床及产出特征第43-44页
   ·斑岩型矿床及产出特征第44页
   ·石英脉型矿床及产出特征第44页
   ·冲积型矿床及产出特征第44页
 2 矿带(脉)分布特征及规模第44-45页
 3 矿石特征第45页
 4 围岩蚀变第45页
 5 代表性矿区及矿脉第45-50页
   ·白腊水矿区第45-48页
     ·19号矿脉第46-48页
     ·10号矿脉第48页
     ·43号矿脉第48页
   ·山门口矿区第48-49页
   ·狗头岭矿区第49页
   ·淘锡窝矿区第49-50页
第四章 成矿时代第50-56页
 1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第50-51页
 2 分析结果第51-54页
   ·金云母的Ar/Ar年龄第51页
   ·角闪石的Ar/Ar年龄第51-53页
   ·白云母的Ar/Ar年龄第53-54页
 3 讨论第54-56页
第五章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第56-75页
 1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第56-68页
   ·花岗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第56-59页
     ·分析对象第56页
     ·分析结果及讨论第56-59页
   ·蚀变花岗岩及各种矿化类型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第59-61页
     ·分析对象第59页
     ·分析结果及讨论第59-61页
   ·矿石硫化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第61-68页
     ·分析对象第64页
     ·分析方法、结果及讨论第64-68页
   ·小结第68页
 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第68-72页
   ·分析对象第68页
   ·分析结果及讨论第68-72页
 3 骑田岭A型花岗岩类的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第72-75页
   ·岩石成因第72-73页
   ·构造环境第73-75页
第六章 硫和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第75-84页
 1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第75-79页
   ·分析对象第75页
   ·分析结果及讨论第75-79页
 2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第79-82页
   ·分析对象第79页
   ·分析结果及讨论第79-82页
     ·矿石铅同位素组成第79-81页
     ·长石铅同位素组成第81页
     ·矿石铅与长石铅的来源第81-82页
 3 小结第82-84页
第七章 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第84-97页
 1 稀有气体同位素示踪成矿古流体研究现状第84-90页
   ·成矿流体示踪的基本原理第84-85页
   ·研究现状第85-90页
     ·铜矿第86页
     ·金矿第86-87页
     ·多金属矿床第87-88页
     ·某些洋中脊热水沉积物第88-89页
     ·其它矿床第89-90页
 2 稀有气体同位素质谱计的基本工作原理第90-91页
 3 芙蓉锡矿田的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第91-97页
   ·样品特征第91页
   ·分析结果第91-92页
   ·讨论第92-97页
     ·后生过程对初始He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第92-94页
     ·成矿流体中的He同位素组成第94-95页
     ·成矿流体来源及地质指示意义第95-97页
第八章 芙蓉锡矿田成矿作用机制第97-102页
 1 构造、岩浆岩、骑田岭花岗岩与成矿的关系第97-99页
   ·构造与成矿的关系第97-98页
   ·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第98页
   ·骑田岭花岗岩与成矿的关系第98-99页
     ·成矿时代第98-99页
     ·空间关系第99页
     ·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第99页
 2 成因信息第99-101页
   ·有利的成矿背景第99-100页
   ·成矿物质、成矿流体多源性第100页
   ·成矿流体非均一化第100-101页
 3 成矿作用机制第101-102页
结论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12页
致谢第112-114页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目录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北保定贫困县高中师资队伍现状调查与思考
下一篇:基于Anderson模型和SIQS模型的传染病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