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36页 |
一、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及牛疱疹病毒 I 型 | 第12-20页 |
二、牛传染性鼻气管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20-22页 |
三、牛传染性鼻气管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22-25页 |
四、昆虫杆状病毒和表达载体 | 第25-35页 |
五、本实验目的和意义 | 第35-36页 |
试验一 牛疱疹病毒I 型gB 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36-61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36-49页 |
·材料 | 第36-42页 |
·方法 | 第42-49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42页 |
·BHV-1 gB 基因的扩增 | 第42页 |
·BHV-1 gB 基因的克隆 | 第42-44页 |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 DNA | 第44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44-45页 |
·gB 表达序列扩增 | 第45页 |
·原核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45页 |
·序列测定 | 第45页 |
·诱导表达 | 第45-46页 |
·表达产物的纯化 | 第46-48页 |
·重组蛋白的 Western-blot 分析 | 第48-49页 |
2 结果 | 第49-56页 |
·gB 完整基因的扩增及克隆鉴定 | 第49页 |
·双酶切鉴定重组质粒 | 第49-50页 |
·表达产物的检测和SDS-PAGE分析 | 第50页 |
·亲和层析纯化结果 | 第50-53页 |
·目的蛋白电洗脱纯化结果 | 第53-54页 |
·Western-blot 检测结果 | 第54-56页 |
3 讨论 | 第56-61页 |
试验二gBg、E 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1-7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1-64页 |
·材料 | 第61-62页 |
·方法 | 第62-64页 |
·细胞的复苏传代及冻存 | 第62页 |
·gB、gE 基因表达片段的获取及其纯化 | 第62-63页 |
·重组转座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第63页 |
·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质粒的获得及其鉴定 | 第63-64页 |
2 结果 | 第64-67页 |
·目的基因片段的扩增 | 第64-65页 |
·基因片段克隆鉴定 | 第65-66页 |
·重组转座载体的鉴定与分析 | 第66页 |
·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载体BacmidgB、BacmidgE 的鉴定 | 第66-67页 |
3 讨论 | 第67-71页 |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优越性 | 第68-69页 |
·影响外源基因表达水平的因素 | 第69-71页 |
试验三 间接 ELISA 检测传染性鼻气管炎抗体方法的建立 | 第71-7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1-73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71页 |
·方法 | 第71-73页 |
·间接gB-ELISA 操作程序 | 第71-72页 |
·二抗工作浓度的确定 | 第72页 |
·表达产物的抗原性分析 | 第72页 |
·最适抗原包被量的确定 | 第72页 |
·血清最适工作浓度的确定 | 第72-73页 |
·间接 ELISA 判定标准的获得 | 第73页 |
·特异性试验 | 第73页 |
·对比试验 | 第73页 |
2 结果 | 第73-76页 |
·二抗工作浓度 | 第73页 |
·反应原性分析 | 第73-74页 |
·抗原最适包被量 | 第74页 |
·血清工作浓度 | 第74-75页 |
·ELISA 结果判定标准 | 第75页 |
·间接 ELISA 特异性检测结果 | 第75页 |
·对比试验结果 | 第75-76页 |
3 讨论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