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35页 |
1 阅读中眼动的基本问题 | 第10-14页 |
·眼跳和注视 | 第10-12页 |
·眼跳潜伏期 | 第12-13页 |
·再注视 | 第13页 |
·跳读 | 第13-14页 |
2 阅读中的眼动控制模型 | 第14-19页 |
·眼球运动模型(oculomotor models) | 第15页 |
·认知加工模型(cognitive models) | 第15-19页 |
3 拼音文字阅读中的注视位置效应 | 第19-28页 |
·偏向注视位置和最佳注视位置 | 第19-22页 |
·注视位置效应的影响因素 | 第22-28页 |
4 中文阅读中的注视位置效应 | 第28-35页 |
·中文书写文本的特点 | 第28-30页 |
·中文阅读的注视位置效应 | 第30-35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思路与设计 | 第35-41页 |
1 问题提出 | 第35-37页 |
2 研究思路 | 第37-39页 |
3 研究内容 | 第39页 |
4 研究意义 | 第39-41页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第41-104页 |
研究一 低水平视觉线索对注视位置效应的影响 | 第41-82页 |
1 引言 | 第41-43页 |
2 实验1 汉字笔画数对注视位置效应的影响 | 第43-57页 |
3 实验2 汉字结构对注视位置效应的影响 | 第57-71页 |
4 实验3 词边界信息对词切分模糊词组注视位置效应的影响 | 第71-80页 |
5 综合讨论 | 第80-81页 |
6 研究一结论 | 第81-82页 |
研究二 高水平语言因素对注视位置效应的影响 | 第82-104页 |
1 引言 | 第82-84页 |
2 实验4 合成词结构对注视位置效应的影响 | 第84-94页 |
3 实验5 同首词素异结构对注视位置效应的影响 | 第94-102页 |
4 综合讨论 | 第102-103页 |
5 研究二结论 | 第103-104页 |
第四部分 总讨论 | 第104-118页 |
1 中文阅读过程中的注视位置效应 | 第104-108页 |
2 注视位置效应对建构中文眼动控制模型的启示 | 第108-113页 |
3 研究注视位置效应的方法论 | 第113-115页 |
4 注视位置效应研究在中文阅读教与学中的应用 | 第115-118页 |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 | 第118-119页 |
第六部分 参考文献 | 第119-131页 |
附录 | 第131-136页 |
致谢 | 第136-13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