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旋转文本加工:来自眼动的证据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1 拼音文字旋转文本的加工 | 第11-18页 |
·E-Z读者模型 | 第12-14页 |
·旋转角度与阅读 | 第14-16页 |
·旋转方式与阅读 | 第16-17页 |
·旋转和词频与词汇识别 | 第17-18页 |
2 汉语旋转文本的加工 | 第18-24页 |
·汉语书写文本的特点 | 第18-19页 |
·汉语旋转文本的加工 | 第19-24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思路与设计 | 第24-28页 |
1 问题提出 | 第24-25页 |
2 研究思路 | 第25-26页 |
3 研究内容 | 第26页 |
4 研究意义 | 第26-28页 |
·理论意义 | 第26-27页 |
·实践意义 | 第27-28页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8-90页 |
研究一 汉语旋转文本词汇判断 | 第28-50页 |
1 引言 | 第28-29页 |
2 实验1 旋转单字的词汇判断 | 第29-37页 |
·实验目的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3页 |
·实验结果 | 第33-35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3 实验2 旋转双字词的词汇判断 | 第37-46页 |
·实验目的 | 第37-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42页 |
·实验结果 | 第42-44页 |
·讨论 | 第44-46页 |
4 综合讨论 | 第46-48页 |
5 研究一结论 | 第48-50页 |
研究二 汉语旋转文本句子阅读 | 第50-90页 |
1 引言 | 第50-51页 |
2 实验3 高低频旋转双字词的句子阅读 | 第51-69页 |
·实验目的 | 第51-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55页 |
·实验结果 | 第55-62页 |
·讨论 | 第62-69页 |
3 实验4 旋转透明双字词的句子阅读 | 第69-78页 |
·实验目的 | 第69-70页 |
·实验方法 | 第70-72页 |
·实验结果 | 第72-75页 |
·讨论 | 第75-78页 |
4 实验5 旋转不透明双字词的句子阅读 | 第78-88页 |
·实验目的 | 第78-79页 |
·实验方法 | 第79-81页 |
·实验结果 | 第81-85页 |
·讨论 | 第85-88页 |
5 综合讨论 | 第88-89页 |
6 研究二结论 | 第89-90页 |
第四部分 总讨论 | 第90-98页 |
1 旋转对文本早期视觉加工的影响 | 第90-91页 |
2 旋转对文本熟悉度检验阶段的影响 | 第91-92页 |
3 旋转文本加工对构建汉语眼动控制模型的启示 | 第92-95页 |
4 研究旋转文本阅读在汉语阅读的教与学中的应用 | 第95-98页 |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 | 第98-100页 |
第六部分 参考文献 | 第100-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