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理论论文--音乐史论文

萨蒂研究:风格、技术与价值

论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1页
绪论第11-20页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第11-12页
 二、资料收集情况第12页
 三、研究文献概述第12-17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2、国外研究成果综述第13-17页
 四、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第17-20页
  1、本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第17页
  2、论文框架概述第17-18页
  3、论文的三部分之间的关系第18-20页
上篇 风格定位第20-66页
 第一章、萨蒂涉足的音乐风格流派第21-35页
  第一节、早期作品中的印象主义风格第21-26页
   一、概述第21-22页
   二、印象主义风格的首次使用——三首《萨拉班德舞曲》第22-24页
    1、非传统的和声进行——连续七、九和弦与平行五度第22-23页
    2、与巴赫的《萨拉班德舞曲》的差别——拒绝节奏的动力与调中心感第23-24页
   三、对异国情调的偏爱——三首《玄秘曲》第24-25页
    1、佳美兰音乐的启发第24-25页
    2、节奏的进一步散化第25页
   四、萨蒂与印象主义音乐风格之间的关系第25-26页
  第二节、萨蒂与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第26-35页
   一、概述第26-28页
   二、明晰的旋律——三首《伊姆诺佩迪》第28-29页
   三、远离戏剧性的表现——《苏格拉底》第29-31页
   四、节俭的音乐材料——《夜曲》第31-33页
   五、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在萨蒂创作中的地位第33-35页
 第二章、生活经历留下的风格痕迹第35-45页
  第一节、静态的声音背景——“玫瑰与十字架”音乐第35-40页
   一、萨蒂与“玫瑰与十字架”教派第35-36页
    1、关于“玫瑰与十字架”教派第35页
    2、萨蒂加入教派的动因第35-36页
    3、与佩拉当审美观念的冲突第36页
   二、《星之子》的配乐观念第36-40页
    1、音乐与剧情的巨大差异第36-39页
    2、观念的来源——夏凡纳的湿壁画理论第39页
    3、关于“玫瑰与十字架”音乐第39-40页
  第二节、卡巴莱音乐风格第40-45页
   一、风格的骤变第40-41页
   二、生活的巨大转折第41-42页
   三、卡巴莱风格的第一部作品——《盒子里的杰克》第42-43页
   四、卡巴莱因素在萨蒂作品中的意义第43-45页
 第三章、与其它艺术领域风格流派的结合第45-52页
  第一节、《体育与娱乐》——与超现实主义文学因素的联姻第45-48页
   一、关于超现实主义第45页
   二、《体育与娱乐》第45-48页
    1、结合因素之一:超现实主义风格的诗歌第46页
    2、结合因素之二:绘画与书法第46-47页
    3、结论:艺术的综合体第47-48页
  第二节、立体主义的证据——《炫技表演》第48-52页
   一、《炫技表演》的综合性第48页
   二、《炫技表演》中的立体主义因素第48-52页
    1、舞台布景第48页
    2、立体主义绘画的典型技法第48-49页
    3、立体主义绘画技法在音乐中的体现第49-52页
 第四章、严肃的达达主义者萨蒂第52-66页
  第一节、“幽默”钢琴音乐——达达主义的萌芽第52-57页
   一、达达主义与“幽默”第52-53页
   二、“幽默”钢琴作品的成因第53-55页
    1、概述第53页
    2、达达主义精神的外因之一:来自文学家的影响第53页
    3、达达主义精神的外因之二:重返学校带来的打击第53-55页
   三、肖邦的《葬礼进行曲》所产生的幽默效果——《干枯的萌芽》第55-56页
   四、常用的借用材料第56页
   五、幽默与讽刺:严肃思索的结果第56-57页
  第二节、《莫丘里》和《停演》——达达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第57-63页
   一、首演引起的骚乱第57-59页
   二、音乐中的达达主义精神第59-62页
    1、音乐材料与传统审美观韵巨大差异第59-60页
    2、流行与荒诞的错位第60-61页
    3、错位的配乐:另一种达达第61-62页
   三、拒绝解读的达达第62-63页
  第三节、达达主义的意义与萨蒂的严肃性第63-66页
   一、达达主义的积极意义第63-65页
   二、萨蒂的严肃性第65-66页
中篇 技术问题第66-128页
 第五章、萨蒂面临的技术问题第66-75页
  第一节、关于技术的烦恼第67-72页
   一、早期教育中经受的挫折第67-69页
   二、青年萨蒂对待技术的态度——《三首梨形小曲》第69-71页
   三、再入学校寻求技术的改善第71-72页
  第二节、“思想与技巧”第72-75页
   一、晚年的萨蒂对待技术问题的态度第72-73页
   二、对技术细节的重视第73-75页
 第六章、配器风格第75-89页
  第一节、配器法的难题第75-78页
   一、乐器法与配器法的区别第75-76页
   二、早期作品中的配器问题第76-78页
    1、《星之子》中的竖琴第76-77页
    2、艰难的改编——《寒冷的小曲》的管弦乐版本第77-78页
  第二节、配器技术的突破第78-82页
   一、灵活流畅的卡巴莱管弦乐作品第78-81页
   二、非卡巴莱作品中存在的问题第81-82页
  第三节、来自丹第的影响第82-83页
   一、对圆号的使用第83页
   二、小号的节制使用第83页
  第四节、《炫技表演》的配器特征第83-86页
   一、成熟的配器技巧第83-85页
   二、拉格泰姆段落的写作第85-86页
    1、拉格泰姆的常用配器方式第85页
    2、萨蒂的乐器选择第85-86页
  第五节、坚持自己的追求——《苏格拉底》第86-89页
   一、节俭的配器风格第86-87页
   二、简洁质朴:自觉的选择第87-89页
 第七章、一生的锺爱——作品中的数理逻辑第89-104页
  第一节、对称结构第89-94页
   一、审美本质的“自然化”第89-90页
   二、结构内部的镜状对称原则第90-93页
    1、三首《伊姆诺佩迪》第90页
    2、严密的镜状对称——《停演》第90-93页
   三、拱型结构原则第93-94页
  第二节、黄金分割第94-99页
   一、黄金分割的研究情况第94-95页
   二、黄金分割的概念第95页
   三、萨蒂对黄金分割的运用第95-99页
    1、萨蒂作品中黄金分割的特殊性第95-96页
    2、《队列之歌》中的黄金分割结构第96页
    3、无小节线的作品中的黄金分割——《体育与娱乐》第96-98页
    4、套曲中的黄金分割第98-99页
  第三节、费泊那契序列第99-101页
   一、隐性数理与显性数理第99页
   二、显性数理逻辑的运用——费泊那契序列第99-101页
  第四节、数理逻辑的审美意义第101-104页
   一、音乐中的“数”第101-102页
   二、问题回答的逻辑前提:“数学美”第102页
   三、艺术与科学的“两极联合”第102-104页
 第八章、结构特征第104-119页
  第一节、单一主题的延展——重复手法的运用第104-111页
   一、与主题发展传统的对抗第104-105页
   二、《伊姆诺佩迪》中重复手法第105-106页
    1、分曲内部的重复第105-106页
    2、各分曲之间的重复第106页
   三、以重复手法构建整个作品第106-107页
   四、作品自身的重复第107-111页
    1、追求“深度的寂静”第107-109页
    2、复杂含混的记谱法第109页
    3、禅宗的精神第109-110页
    4、《烦恼》的演出情况第110-111页
    5、“重复”的意义第111页
  第二节、以动机拼装为基础的“发展”手法第111-119页
   一、另类的“发展”手法第111-112页
   二、拼装手法的运用第112-117页
    1、乐句的拼装——《队列之歌》第112-113页
    2、短小材料的拼装——《天堂英雄之门前奏曲》第113页
    3、变化拼装——《于斯比》第113-114页
    4、五指音阶拼装第114-117页
   三、拼装手法与奏鸣曲式的结合第117-118页
   四、对传统发展手法的反抗第118-119页
 第九章、和声特征第119-128页
  第一节、调式及和声材料第119-122页
   一、古希腊半音调式第119-120页
   二、全音音阶第120-121页
   三、四、五度和弦结构第121-122页
  第二节、突破传统的和声序进逻辑第122-124页
   一、协和和弦的非传统序进第122页
   二、不协和和弦的自由序进第122-124页
    1、七、九和弦的自由序进第122-123页
    2、四度和弦的平行进行与“平涂”手法第123-124页
  第三节、预制和弦与和声拼贴第124-128页
   一、概念陈述第124-125页
   二、“材料库”——预制和弦第125-126页
   三、和声拼贴的运用第126-128页
下篇 价值评判第128-168页
 第十章、萨蒂与其同代及后代艺术家第128-147页
  第一节、萨蒂在世时的影响力第129-140页
   一、萨蒂与德彪西第129-133页
    1、和声语汇的比较——《月光》与《萨拉班德舞曲》第129-130页
    2、来自萨蒂的启示——《佩里亚斯与梅里桑德》的剧本选择与戏剧观念第130-132页
    3、萨蒂的创作技法对德彪西的启示第132-133页
   二、科克托的影响力及法国音乐界对萨蒂的认同第133-134页
    1、科克托和他的宣言书《公鸡与丑角》第133-134页
    2、萨蒂得到认同的社会原因第134页
   三、“六人团”第134-139页
    1、密切的合作者米约第134-135页
    2、生前的“敌人”、忠实的拥护者普朗克第135-138页
    3、无疾而终的友谊:奥立克第138-139页
   四、阿格伊学派第139-140页
    1、索盖第139页
    2、雅各布第139页
    3、克利科-普利尔第139页
    4、戴索米利第139-140页
  第二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萨蒂评价”问题第140-147页
   一、凯奇的认同第140-143页
    1、组织萨蒂作品的上演第140页
    2、利用萨蒂的材料进行创作第140-142页
    3、“为萨蒂辩护”第142页
    4、质疑“影响说”第142-143页
   二、负面评价第143-145页
    1、各种菲薄之词第143-144页
    2、梅西安的批判及其原由第144-145页
   三、评价者主观因素的作用第145-147页
 第十一章、20世纪音乐语言的开创者萨蒂第147-168页
  第一节、作为反浪漫主义者的萨蒂第147-148页
   一、瓦格纳霸权的威胁第147页
   二、法国的反瓦格纳运动第147-148页
  第二节、简约主义的先声第148-153页
   一、何为简约主义第148页
   二、萨蒂的简约主义特征第148-152页
    1、《寒冷的小曲》——由不变之中求变化第149-150页
    2、固定音型第150-152页
   三、简约主义风格的发展与意义第152-153页
  第三节、“第三潮流”第153-159页
   一、卡巴莱风格的旋律——《美丽的怪人》第153-154页
   二、拉格泰姆的运用第154-158页
    1、拉格泰姆的影响力第154-155页
    2、与典型拉格泰姆的旋律之比较第155页
    3、与典型拉格泰姆的节奏型之比较第155-157页
    4、与典型拉格泰姆的结构之比较第157-158页
    5、与典型拉格泰姆的配器之比较第158页
   三、萨蒂身后的追随者第158-159页
  第四节、从引用、改编到拼贴——后现代主义音乐的典型技法第159-168页
   一、引用与改编的概念第160-161页
   二、萨蒂的引用手法第161-162页
   三、另类的改编——戏仿第162-165页
   四、拼贴手法的运用第165-168页
结语第168-173页
 一、多变的风格 不变的精神第168-170页
  1、风格归纳第168-169页
  2、新古典主义风格与达达主义精神的混成第169页
  3、不变的精神本质第169-170页
 二、简约的技术 贴切的表现第170-171页
 三、永恒的价值:观念与作品第171-173页
余论:关于作曲家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第173-177页
附录一、参考文献第177-181页
附录二、萨蒂年表第181-185页
附录三、萨蒂生平第185-191页
附录四、萨蒂作品表第191-198页
附录五、笔者已发表的相关文章第198-199页
致谢第199页

论文共1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虚拟仪器的液压试验台CAT系统设计
下一篇:机载双基地SAR系统仿真及CS成像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