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9-12页 |
引言 | 第12-25页 |
1 药代动力学及意义 | 第12-16页 |
·药代动力学的历史及发展 | 第12-13页 |
·药代动力学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药动学模型及统计软件 | 第13-16页 |
·房室模型 | 第13-14页 |
·生理模型 | 第14-15页 |
·非房室模型 | 第15页 |
·药动学中的应用统计软件 | 第15-16页 |
2 IL-6的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IL-6的生物学特性 | 第16-18页 |
·IL-6的产生及分子结构 | 第16-17页 |
·基因结构 | 第17页 |
·IL-6的受体(IL-6R) | 第17-18页 |
·IL-6生物学功能 | 第18-19页 |
·生物学活性测定 | 第18页 |
·对不同系统的生物学效应 | 第18-19页 |
·IL-6的抗肿瘤活性 | 第19页 |
·IL-6的临床应用 | 第19-20页 |
3 蛋白质多肽药物的聚乙二醇修饰 | 第20-24页 |
·聚乙二醇化 | 第20页 |
·聚乙二醇化对蛋白多肽药物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 第20-24页 |
·吸收 | 第21页 |
·分布 | 第21-22页 |
·排泄和消除 | 第22-24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25页 |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实验动物 | 第25-2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试验 | 第26-27页 |
·颈静脉插管大鼠的制备 | 第26页 |
·剂量与途径 | 第26-27页 |
·血浆样品处理 | 第27页 |
·三氯乙酸(TCA)沉淀法测定血浆中~(125)I-PEG-rhIL-6浓度 | 第27页 |
·组织分布实验 | 第27-28页 |
·排泄试验 | 第28页 |
·数据处理 | 第28-29页 |
实验结果 | 第29-42页 |
1 ~(125)I-PEG-rhIL-6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 第29-38页 |
·血浆药物浓度 | 第29页 |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 第29-33页 |
·药代动力学参数 | 第33-38页 |
2 ~(125)I-PEG-rhIL-6在大鼠体内的分布 | 第38-39页 |
3 ~(125)I-PEG-rhIL-6在大鼠粪、尿中的排泄 | 第39-42页 |
讨论 | 第42-48页 |
1 药物浓度的检测方法 | 第42-43页 |
·检测方法的选择 | 第42页 |
·同位素的选择 | 第42-43页 |
·~(125)I作为示踪剂检测药物浓度方法的建立 | 第43页 |
2 药代动力学参数分析 | 第43-46页 |
3 分布 | 第46-47页 |
4 排泄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