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性声明 | 第1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2-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来源 | 第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本文特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业务流程重组概论 | 第14-25页 |
·业务流程重组(BPR)的相关概念 | 第14-17页 |
·BPR与传统理论的比较 | 第17-18页 |
·BPR与TQM | 第17-18页 |
·BPR与准时生产理论JIT | 第18页 |
·BPR与并行工程CE | 第18页 |
·关于BPR的实现过程概述 | 第18-24页 |
·流程再设计方法 | 第18-19页 |
·流程再设计要素 | 第19-20页 |
·流程再设计技术和工具 | 第20-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企业流程建模方法 | 第25-39页 |
·企业流程建模意义 | 第25-26页 |
·过程重建 | 第25页 |
·流程建模的意义 | 第25-26页 |
·企业流程建模方法回顾 | 第26-28页 |
·结构化分析和设计技术(Structured Analysis and Design Technique,SADT) | 第26页 |
·数据流程图(Data Flow Diagram,DFD) | 第26页 |
·集成化定义(Integrated Definition,IDEF) | 第26-27页 |
·实体关系属性方法 | 第27页 |
·作用活动图(Role Activity Diagram,RAD) | 第27页 |
·工作流技术(Work Flow) | 第27页 |
·Petri网 | 第27-28页 |
·工作流技术 | 第28-29页 |
·工作流技术相关概念 | 第28页 |
·工作流技术建模的不足 | 第28-29页 |
·Petri网 | 第29-32页 |
·Petri网相关概念 | 第29-31页 |
·Petri网建模的一般方法 | 第31页 |
·Petri网建模的特点 | 第31-32页 |
·Petri网模型在企业应用中的不足 | 第32页 |
·K公司业务流程建模方法 | 第32-38页 |
·建模方法选取 | 第33页 |
·建模的具体方法 | 第33-36页 |
·模型基本组件 | 第36-38页 |
·建模及分析步骤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采购流程再造方案 | 第39-58页 |
·企业原有采购流程的分析 | 第39-49页 |
·企业原有采购流程 | 第39-42页 |
·原采购流程Petri网建模 | 第42页 |
·Petri网模型分析 | 第42-47页 |
·采购流程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 第47-49页 |
·再造后的采购流程 | 第49-54页 |
·信息缺陷处理方法 | 第50页 |
·流程结构缺陷处理方法 | 第50页 |
·流程延时缺陷处理方法 | 第50-51页 |
·再造后的采购流程图及Petri网模型 | 第51-54页 |
·采购流程再造的评价 | 第54-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K公司业务流程重组思路 | 第58-70页 |
·K公司情况简介 | 第58页 |
·K公司业务流程重组指导思想 | 第58-61页 |
·供应链管理中常见问题 | 第58-59页 |
·K公司BPR思想的基础 | 第59-60页 |
·指导思想的重点 | 第60-61页 |
·K公司问题诊断 | 第61-62页 |
·K公司业务流程重组的目标 | 第62-63页 |
·K公司业务流程重组方案 | 第63-69页 |
·观念重建 | 第63-64页 |
·流程重组 | 第64-66页 |
·组织重建 | 第66-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