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前言 | 第6-8页 |
一、公务员行政惩戒制度概述 | 第8-16页 |
(一) 公务员行政惩戒制度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 第9-10页 |
(二) 公务员行政惩戒的事由与形式 | 第10-13页 |
1、惩戒事由 | 第10-11页 |
2、惩戒形式 | 第11-13页 |
(三) 公务员行政惩戒的基本原则与作用 | 第13-16页 |
1、基本原则 | 第13-14页 |
2、作用 | 第14-16页 |
二、中外公务员行政惩戒制度的比较 | 第16-20页 |
(一) 国外公务员行政惩戒制度的主要特点 | 第16-17页 |
(二) 我国公务员行政惩戒制度的主要特色 | 第17-18页 |
(三) 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 第18-20页 |
三、我国公务员行政惩戒制度的现状分析 | 第20-30页 |
(一) 我国公务员行政惩戒制度的发展概况 | 第20页 |
(二) 我国公务员行政惩戒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20-28页 |
1、惩戒制度失之于散,缺乏法律依据的统一性 | 第20-21页 |
2、制度建设失之于缓,缺乏科学的前瞻性 | 第21-22页 |
3、惩戒方式失之于单,缺乏执行制度的震慑性 | 第22-23页 |
4、惩戒权利主体失之于多,缺乏监督的有效性 | 第23-24页 |
5、惩戒决定程序失之于随,缺乏运行的规范性 | 第24-25页 |
6、惩戒中的法律救济失之于偏,缺乏法规的保障性 | 第25-28页 |
(三) 我国公务员行政惩戒制度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四、完善我国公务员行政惩戒制度的思考 | 第30-39页 |
(一) 及早制定公务员惩戒条例,变制度缺失为制度优势 | 第31页 |
(二) 细化公务员行政惩戒制度的多元化法规依据,变被动适应为积极适应 | 第31-32页 |
(三) 完善行政惩戒程序、变干扰行为为法规行为 | 第32页 |
(四) 实行公务员惩戒多种形式并举,变种类单一为种类多样 | 第32-33页 |
(五) 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变成熟经验为法律依据 | 第33页 |
(六) 设立公务员道德底线,变道德约束力为法规约束力 | 第33-35页 |
(七) 加大惩戒公务员消费腐败行为的力度,变单项防治为多项防治 | 第35-36页 |
(八) 强化行政惩戒中法律救济的效应,变救济愿望为救济成果 | 第36-39页 |
1、要强化法律救济的司法效应 | 第36-37页 |
2、要强化法律救济的权益效应 | 第37页 |
3、要强化法律救济的协调效应 | 第37-38页 |
4、要强化法律救济的赔偿效应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