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基于模型的网络化输入多率采样控制系统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9页
   ·网络控制系统的产生及其特点第6-7页
   ·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基本问题第7-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7页
     ·增广状态确定性离散时间模型方法第10-11页
     ·队列方法第11-12页
     ·最优随机控制方法第12-13页
     ·摄动方法第13-14页
     ·采样时间调度方法第14-15页
     ·混杂系统方法第15-16页
     ·结构方法第16页
     ·模糊逻辑调制方法第16-17页
     ·其它方法第17页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7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第17-19页
第二章 相关的基础知识第19-31页
   ·控制网络基础知识第19-26页
     ·控制网络简介第19-20页
     ·网络结构与协议第20-22页
     ·控制网络的介质访问第22-25页
     ·三种控制网络协议比较分析第25-26页
   ·输入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第26-30页
     ·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简介第26-28页
     ·提升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第28-29页
     ·输入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基于模型状态反馈的网络化输入多率采样控制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第31-38页
   ·数据包传输情况分析第31页
   ·基于模型状态反馈的网络控制系统的基本思想第31-33页
   ·基于模型状态反馈的网络化输入多率采样控制系统离散域的建模与控制第33-37页
     ·不同拓扑结构的网络控制系统的时延分析第33-35页
     ·不同拓扑结构的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第35-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基于模型状态反馈的网络化输入多率采样控制系统的分析第38-48页
   ·三种传输策略下系统的分析第38-40页
     ·完美传输第38-39页
     ·延时传输第39-40页
     ·时变传输第40页
   ·模型误差对最大通讯间隔的影响第40-47页
     ·完美传输时模型误差对最大通讯间隔的影响第40-44页
     ·延时传输时模型误差对最大通讯间隔的影响第44-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基于模型输出反馈的网络化输入多率采样控制系统第48-55页
   ·问题描述第48-49页
   ·两种传输策略下系统的分析与控制第49-53页
     ·完美传输第49-51页
     ·延时传输第51-53页
   ·仿真举例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自主机器人足球比赛系统的通信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
下一篇:青海牦牛、藏羊的肉品质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