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东亚多边主义的兴起及其代表性机制 | 第11-17页 |
一、多边主义的含义、特点及其实践 | 第11-12页 |
二、东亚整体意识的发展及多边合作的逐步凸显 | 第12-14页 |
三、东亚多边主义的几个代表性机制 | 第14-17页 |
第二章 东亚多边主义的特点 | 第17-25页 |
一、制度化程度低,强调协商一致和不干涉主权的原则 | 第17-19页 |
二、多边合作在经济领域发展迅速,在政治安全领域发展滞后 | 第19-20页 |
三、多边合作内容多样性、多层次及次区域发展不均衡性 | 第20-22页 |
四、注重区域性和开放性的有机结合 | 第22-25页 |
第三章 东亚多边主义发展的背景与动力 | 第25-35页 |
一、历史背景——东亚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 | 第25-27页 |
二、经济动力——区域经济规模扩大、相互依存度日益增强 | 第27-29页 |
三、传统安全需求——以多边机制应对安全困境 | 第29-32页 |
四、非传统安全因素——促进地区多边主义的新动力 | 第32-35页 |
第四章 东亚多边主义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35-45页 |
一、东亚地区文化、政治和经济多样化阻碍了本地区的多边合作 | 第35-38页 |
二、中日分歧与矛盾导致强有力的领导力量的缺失 | 第38-41页 |
三、所谓的“东亚观念”尚未形成 | 第41-42页 |
四、外部因素的干预——美国在东亚地区的特殊影响力 | 第42-45页 |
第五章 东亚多边主义发展前景及未来模式的选择 | 第45-55页 |
一、东亚多边主义的发展前景——宏观上的思考 | 第45-47页 |
二、未来模式的选择——理论上的分析 | 第47-50页 |
三、东亚多边主义的制度化基础——“10+3”机制的发展与深化 | 第50-55页 |
第六章 东亚多边主义发展与中国外交 | 第55-61页 |
一、进一步融入东亚多边机制,积极推动东亚多边主义的发展 | 第55-57页 |
二、应该注意平衡单边、双边与多边方式的运用 | 第57-58页 |
三、通过多边主义方式化解“中国威胁论”,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 第58-61页 |
结束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