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义刚所录朱熹词汇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绪论 | 第10-25页 |
| ·选题缘起 | 第10-11页 |
| ·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成果概述 | 第12-15页 |
| ·综述小结 | 第15-17页 |
| ·研究缘由 | 第17-22页 |
| ·以义刚所录语言研究缘由 | 第17-21页 |
| ·以义刚所录朱熹词汇研究缘由 | 第21-22页 |
| ·研究理论 | 第22-23页 |
|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 ·研究语料 | 第23页 |
| ·研究目标 | 第23页 |
|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 ·研究步骤 | 第23-25页 |
| 1 义刚所录《语类》朱熹词汇共时考察 | 第25-46页 |
| ·义刚所录朱熹词汇共时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 ·义刚所录朱熹词汇共时普遍性面貌 | 第26-43页 |
| ·单音节词 | 第26-30页 |
| ·双音节词 | 第30-40页 |
| ·多音节词 | 第40-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 2 义刚所录《语类》朱熹词汇历时考察 | 第46-83页 |
| ·历时时间层次考察相关交代 | 第46-48页 |
| ·研究内容 | 第46-47页 |
| ·历时时间层次考察具体步骤 | 第47-48页 |
| ·义刚所录《语类》朱熹词汇的历史来源 | 第48-79页 |
| ·一般词汇历时层次分期 | 第48-77页 |
| ·其他类别词汇 | 第77-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3页 |
| 3 义刚所录《语类》朱熹词汇面貌特征 | 第83-93页 |
| ·近代汉语口语词研究相关理论 | 第83-85页 |
| ·义刚所录《语类》朱熹口语词范畴 | 第85-86页 |
| ·研究范畴 | 第85-86页 |
| ·研究方法与查阅语料 | 第86页 |
| ·义刚所录《语类》朱熹口语词面貌 | 第86-92页 |
| ·口语词汇 | 第87-89页 |
| ·方言词汇 | 第89-91页 |
| ·义刚所录《语类》朱熹词汇构成 | 第91-92页 |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 4 《朱子语类》词汇研究相关思考 | 第93-103页 |
| 4.1《语类》语言性质 | 第93-94页 |
| 4.2《语类》语言成分 | 第94-96页 |
| 4.3 词汇构成认识 | 第96-98页 |
| 4.4 研究着手点 | 第98-99页 |
| 4.5 词汇构成 | 第99-103页 |
| 5 结语 | 第103-106页 |
| ·义刚所录《语类》朱熹词汇特点 | 第103页 |
| ·宋儒文人语言特色 | 第103-104页 |
| ·研究不足之处 | 第104-10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10页 |
| (1)专著 | 第106-107页 |
| (2)期刊论文 | 第107-109页 |
| (3)学位论文 | 第109页 |
| (4)工具书 | 第109-110页 |
| 致谢 | 第110-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