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48页 |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21-27页 |
·专卖制度存在的经济学分析 | 第27-31页 |
·理性上瘾分析 | 第27-28页 |
·伦理困境分析 | 第28页 |
·产业管制分析 | 第28-29页 |
·制度经济学分析 | 第29-30页 |
·交易费用分析 | 第30页 |
·规模经济分析 | 第30-31页 |
·烟草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 第31-32页 |
·烟草“专卖”的概念 | 第32-34页 |
·烟草产业的“垄断”特征 | 第34-36页 |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结构安排 | 第36-48页 |
·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 第36-37页 |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37-41页 |
·基本思路、结构内容和创新点 | 第41-48页 |
2.文献综述:管制与制度经济学理论与现实背景 | 第48-106页 |
·管制经济学理论框架 | 第50-60页 |
·政府管制的定义 | 第50-51页 |
·管制理论的历史考查 | 第51-60页 |
·政府管制的公共利益论(Public interest theory of regulation) | 第52页 |
·政府管制的俘获理论(Capture Theory) | 第52-54页 |
·政府管制的理论模型 | 第54-56页 |
·最小政府管制理论 | 第56-57页 |
·重塑政府管制理论 | 第57-59页 |
·解除管制功能理论 | 第59-60页 |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 第60-69页 |
·制度经济学的思想源起 | 第60-61页 |
·旧制度经济学 | 第61-64页 |
·新制度经济学 | 第64-69页 |
·企业理论 | 第65页 |
·产权理论 | 第65-66页 |
·经济增长理论 | 第66-67页 |
·制度变革理论 | 第67-69页 |
·烟草业管制与经济分析 | 第69-92页 |
·上瘾物品(烟草)及其外部性管制 | 第70-76页 |
·进入壁垒与SCP分析范式 | 第76-83页 |
·许可证制度 | 第83-84页 |
·价格管制 | 第84-89页 |
·税收管制 | 第89-92页 |
·由政府建立管制规则的理由 | 第92-101页 |
·政府与制度创新:理论描述与历史分析 | 第92-93页 |
·制度促进秩序 | 第93-94页 |
·政府管制与市场秩序 | 第94-97页 |
·外在规则与政府的职能 | 第97-98页 |
·服从成本 | 第98页 |
·“囚徒困境”的制度启示 | 第98-101页 |
·外来的挑战:制度竞争与变革 | 第101页 |
·中国烟草专卖管制制度的变革 | 第101-106页 |
3 管制的理由:我国烟草的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综合评估 | 第106-126页 |
·中国烟草消费者的结构 | 第106-110页 |
·烟草消费者年龄结构 | 第106-108页 |
·烟草消费者城乡分布结构 | 第108页 |
·烟草消费者性别结构 | 第108页 |
·烟草消费者职业结构 | 第108-109页 |
·烟草消费者地域分布 | 第109-110页 |
·烟草消费者受教育水平结构 | 第110页 |
·烟草消费者的消费结构 | 第110页 |
·我国烟草的社会成本 | 第110-118页 |
·吸烟产生的医疗成本 | 第111-117页 |
·吸烟带来的医疗费用 | 第111-114页 |
·吸烟造成的社会生产力损失 | 第114-117页 |
·吸烟的外部性成本 | 第117-118页 |
·烟草行业的社会收益 | 第118-122页 |
·烟草生产的经济效益 | 第119-120页 |
·卷烟的就业贡献 | 第120-121页 |
·烟草行业的经济收益 | 第121-122页 |
·烟草的社会成本与效益综合评估 | 第122-124页 |
·小结 | 第124-126页 |
4.结构、行为、绩效:专卖管制下的中国烟草产业现状研究 | 第126-148页 |
·中国烟草产业现状的SCP分析 | 第126-146页 |
·市场结构分析 | 第126-135页 |
·生产集中度 | 第127-128页 |
·产品差别化 | 第128-132页 |
·进入壁垒 | 第132-135页 |
·市场行为分析 | 第135-138页 |
·研究与开发 | 第135-136页 |
·烟草产品定价 | 第136-137页 |
·烟草广告 | 第137-138页 |
·烟草行业兼并与重组 | 第138页 |
·市场绩效分析 | 第138-146页 |
·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 第138-140页 |
·行业的规模结构效率 | 第140-145页 |
·技术进步 | 第145-146页 |
·小结 | 第146-148页 |
5 专卖管制中的政府角色:中央和地方的干预 | 第148-182页 |
·中央政府的角色和干预措旌 | 第148-164页 |
·专卖与计划产量指标 | 第154-157页 |
·严格管制卷烟牌号和价位 | 第157-161页 |
·规范烟叶种植和收购 | 第161-162页 |
·治理卷烟体制外循环 | 第162-163页 |
·烟叶生产户籍化管理 | 第163-164页 |
·社区化管理 | 第164页 |
·中央行政机构 | 第164-168页 |
·管制动机和利益 | 第168-170页 |
·地方政府的角色和干预措施 | 第170-179页 |
·烟草—地方政府的“印钞机” | 第171页 |
·地方政府对烟草专卖政策的影响 | 第171-172页 |
·地方政府扶持下的增长 | 第172-173页 |
·自由批发市场 | 第173-176页 |
·区域贸易壁垒 | 第176-177页 |
·生产配额的补偿调节 | 第177-178页 |
·地方价格控制 | 第178-179页 |
·小结 | 第179-182页 |
6 烟草财税管制:分税制改革与制度性梗阻 | 第182-202页 |
·我国历史上的分税制 | 第182-186页 |
·历史上分税制的产生 | 第182-183页 |
·国民政府时期的分税制改革 | 第183-184页 |
·国民政府分税制的实施情形 | 第184-186页 |
·我国烟草业的税收结构 | 第186-188页 |
·分税制改革:我国烟草税收政策的调整及变化 | 第188-189页 |
·围绕烟草税收政策所形成的财政分配关系 | 第189-191页 |
·分税制改革以来烟草税收的效应分析 | 第191-193页 |
·现行烟草税收和财政分配制度造成的弊端 | 第193-195页 |
·烟草税收体制导致烟草行业“强者趋弱”的原因分析 | 第195-197页 |
·世界烟草税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 第197-200页 |
·小结 | 第200-202页 |
7 专卖政治:中国产烟地区农民和当地政府的关系 | 第202-215页 |
·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困难 | 第204-205页 |
·对烟草税收的依赖性 | 第205-206页 |
·高压政策对农民的损害 | 第206-207页 |
·种烟农民的劣势地位 | 第207-208页 |
·争取生产自治 | 第208-212页 |
·小结 | 第212-215页 |
8 烟草业管制的实践:国际的透视 | 第215-243页 |
·国际烟草业回顾 | 第215-216页 |
·全球烟草管制与跨国公司的游说活动 | 第216-223页 |
·反烟运动的兴起与烟草管制 | 第216-219页 |
·规避管制:跨国公司的游说活动 | 第219-221页 |
·烟草业管制未来的趋势 | 第221-223页 |
·典型国家的烟草业管制实践及其启示 | 第223-241页 |
·日本烟草业的管制 | 第223-226页 |
·日本烟草业管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226-228页 |
·美国、加拿大的烟草业管制 | 第228-233页 |
·美国、加拿大烟草业管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233-234页 |
·欧盟的烟草业管制 | 第234-240页 |
·欧盟烟草业管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240-241页 |
·小结 | 第241-243页 |
9 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烟草业:入世的影响与挑战 | 第243-262页 |
·WTO若干协议有关中国烟草产业的规定 | 第243-245页 |
·加入WTO中国有关烟草业的承诺 | 第245-247页 |
·中国烟草市场的预期变化 | 第247-248页 |
·加入WTO对中国烟草业的影响 | 第248-258页 |
·WTO对中国烟草种植业的影响 | 第248-249页 |
·加入WTO对卷烟制造企业的影响 | 第249-254页 |
·WTO对烟草进出口的影响 | 第254-258页 |
·加入WTO对“中式卷烟”发展战略的影响 | 第258-259页 |
·小结 | 第259-262页 |
10 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烟草专卖制度变革的政策含义 | 第262-291页 |
·根植于西方土壤里的制度变革 | 第262-264页 |
·国家实施制度变革的动机 | 第264-265页 |
·制度变革中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 第265-273页 |
·制度变革的方式 | 第265-267页 |
·制度变革的前提条件 | 第267-269页 |
·烟草专卖制度何去何从 | 第269-272页 |
·制度变革的路径——渐进改革 | 第272-273页 |
·中国烟草专卖制度变革的方略 | 第273-289页 |
·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定位与主导模式 | 第273-275页 |
·改革与发展切入点的选择。 | 第275-285页 |
·政府管制制度的自我完善 | 第285-289页 |
·小结 | 第289-291页 |
11 本论文的总结 | 第291-29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298-305页 |
后记 | 第305-307页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3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