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大哥大、移动电话手机)论文--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论文

基于CDMA 1X网络位置服务系统设计

1.引言第1-10页
 1.1 目的第8页
 1.2 项目背景第8页
 1.3 项目综述第8-10页
2.基于CDMA网络的位置服务技术第10-18页
 2.1 CDMA定位业务的发展与现状第10-13页
  2.1.1 CDMA无线定位技术第11页
  2.1.2 基于CellID的定位技术第11页
  2.1.3 基于AFLT的定位技术第11页
  2.1.4 基于GPS的定位技术(AGPS)第11-12页
  2.1.5 gpsOne混合定位技术第12页
  2.1.6 几种定位技术的比较第12-13页
 2.2 CDMA定位业务的网络结构第13-16页
  2.2.1 定位实体(PDE: Position Determining Entity)第14-15页
  2.2.2 移动定位中心(MPC: Mobile Position Center)第15页
  2.2.3 位置业务中间件(LCS Middleware)第15页
  2.2.4 定位业务应用客户端(LCS Client: Location Service Client)第15-16页
 2.3 CDMA网络可承载的定位业务第16-18页
  2.3.1 LCS(Location Services)第16页
  2.3.2 LIR(Location Information Restriction)第16页
  2.3.3 LBC(Location Based Charging)第16-17页
  2.3.4 FAM(Fleet and Asset Management)第17页
  2.3.5 ECR(Enhanced Call Routing)第17页
  2.3.6 LBIS(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Service)第17-18页
3.中国联通位置服务系统设计第18-26页
 3.1 网络需求第18页
 3.2 组网方案第18-20页
 3.3 定位网络中各实体的功能第20-26页
  3.3.1 MPC(Mobile Position Center)第20-24页
  3.3.2 定位实体PDE(Position Determining Entity)第24-25页
  3.3.3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第25页
  3.3.4 定位结算系统第25-26页
4.联通定位业务及流程第26-30页
 4.1 定位业务类型第26页
 4.2 三种定位流程介绍第26-30页
  4.2.1 WAP应用的定位流程第26-27页
  4.2.2 网络侧发起的定位流程第27-28页
  4.2.3 BREW应用的定位流程第28-30页
5.基站数据采集实施方案第30-44页
 5.1 基站数据采集第30页
 5.2 BSA数据介绍第30-31页
  5.2.1 小区识别参数第30页
  5.2.2 测试和测量项目第30-31页
  5.2.3 经验推算设置项目第31页
  5.2.4 基站数据库信息第31页
 5.3 测量工具及分析软件第31-34页
  5.3.1 工具第31-32页
  5.3.2 软件第32页
  5.3.3 小区识别参数第32-34页
 5.4 测试和测量项目第34-37页
  5.4.1 使用DGPS测试项目第34页
  5.4.2 使用指南针的测试项目第34-35页
  5.4.3 经验推算设置项目第35-36页
  5.4.4 采用经验值,待以后逐步测试和实施第36-37页
  5.4.5 系统参数中提取第37页
  5.4.6 直放站信息第37页
  5.4.7 基站数据库信息第37页
 5.5 对于不同基站测量精度要求第37-38页
  5.5.1 综述第37-38页
  5.5.2 基站测试分级要求第38页
 5.6 BSA参数填写方式一览第38-40页
 5.7 BSA参数的说明及建议第40-42页
 5.8 数据获取办法汇总第42-44页
6.WARN(WIDE AREA REFERENCE NETWORK)站的选址和建设第44-46页
7.BSA数据优化实施方案第46-50页
 7.1 现场测试部分第46页
 7.2 优化验证现场工作第46-49页
  7.2.1 BenchMark测试第47页
  7.2.2 道路定位验证测试第47页
  7.2.3 真值点验证测试第47-49页
 7.3 热点定位验证测试第49-50页
8.工程验收测试评估结果第50-67页
 8.1 工程验收标准第50页
 8.2 路测查找成功率分析结果第50-64页
 8.3 真值点测试结果第64页
 8.4 部分热点测试结果第64-66页
 8.5 测试结论第66-67页
9.总结和展望第67-69页
10.结束语第69-70页
11.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2页
独创性声明第72-73页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立健全债转股法律制度的探析
下一篇:脂质体作为靶向淋巴转移性肿瘤的药物载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