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0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7页 |
(二) 学术史回顾 | 第7-9页 |
(三) 研究方法及不足之处 | 第9-10页 |
一、 1942—1943 年河南灾荒简况 | 第10-18页 |
(一) 干旱情形 | 第10-11页 |
(二) 饥民情形 | 第11-12页 |
(三) 死亡情形 | 第12-14页 |
(四) 逃亡情形 | 第14-16页 |
(五) 社会情形 | 第16-18页 |
二、 白修德对 1942—1943 年河南灾荒的报道 | 第18-28页 |
(一) 关于白修德 | 第18-19页 |
(二) 对此次灾荒的报道 | 第19-23页 |
(三) 对灾荒成因的分析 | 第23-28页 |
1、 战争因素 | 第23页 |
2、 干旱因素 | 第23-24页 |
3、 人为因素 | 第24-28页 |
三、 白修德对 1942—1943 年河南大灾荒报道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 第28-37页 |
(一) 白修德对 1942—1943 年河南大灾荒报道所起的作用 | 第28-31页 |
(二) 白修德对此次灾荒报道产生的影响 | 第31-37页 |
1、 河南灾荒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 第31-32页 |
2、 使支持蒋介石政府的美国新闻界受到冲击 | 第32页 |
3、 灾荒对白修德自身产生的影响 | 第32-37页 |
(1)对蒋介石及国民政府认识的转变 | 第32-35页 |
(2)对共产党认识的转变 | 第35页 |
(3)对与卢斯关系的影响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注释 | 第38-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一) 基本史料 | 第45页 |
(二) 相关论著 | 第45-47页 |
(三) 相关论文 | 第47-49页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