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问题的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前言 | 第10-13页 |
2 总量控制概述 | 第13-23页 |
·总量控制的概念 | 第13-14页 |
·总量控制的基本概念 | 第13页 |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控制大气污染的基本方法 | 第14-16页 |
·浓度控制法 | 第14-15页 |
·P值控制法 | 第15-16页 |
·总量控制法 | 第16页 |
·国内外大气污染总量控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6-19页 |
·国外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6-17页 |
·我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发展 | 第17-19页 |
·我国实行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第19-23页 |
3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类型与阶段 | 第23-30页 |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类型 | 第23-25页 |
·指令性总量控制 | 第23页 |
·目标总量控制 | 第23-24页 |
·容量总量控制 | 第24-25页 |
·最佳技术经济条件下的总量控制 | 第25页 |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阶段的讨论 | 第25-30页 |
·不同总量控制类型反映不同的环境质量状况和要求 | 第25-28页 |
·控制污染蔓延阶段的指令性总量控制 | 第25-26页 |
·环境质量全面达标阶段的目标总量控制 | 第26-27页 |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阶段的容量总量控制 | 第27页 |
·总量控制“阶段论”符合污染防治规律 | 第27-28页 |
·我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阶段 | 第28-30页 |
·现阶段我国大气污染概况和总量控制阶段 | 第28-29页 |
·关于目标总量控制阶段 | 第29页 |
·关于容量总量控制阶段 | 第29-30页 |
4 A值法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5页 |
·A值法简介 | 第30-31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35页 |
·关于地理区域性控制系数A | 第32-33页 |
·关于总量控制的区域范围 | 第33-35页 |
5 对A值法改进的研究 | 第35-48页 |
·A值法基本模型 | 第35-38页 |
·箱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35页 |
·A值法的简化处理 | 第35-36页 |
·A值法的控制因子分析 | 第36-38页 |
·关于A值的确定 | 第38-43页 |
·国标A值的确定 | 第38-40页 |
·浙江省A值的地理分布 | 第40-42页 |
·对确定A值的建议 | 第42-43页 |
·关于总量控制的区域范围 | 第43-46页 |
·A值法在总量控制区范围上存在问题分析 | 第43-44页 |
·总量控制区范围划定应制定明确标准 | 第44-46页 |
·对总量控制区范围的建议 | 第46页 |
·和指令性总量控制相结合 | 第46-48页 |
6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8-51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0-51页 |
附图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