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光采样技术的研究背景和进展 | 第11-13页 |
·基于光采样技术的DPSK高速光信号测量的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2 DPSK光调制格式的实现方案及基本原理 | 第16-25页 |
·相位调制器(PM)与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 | 第16-17页 |
·相位调制器(PM) | 第16页 |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 | 第16-17页 |
·PM与MZM相位调制器性能比较 | 第17页 |
·MZM相位调制器产生各种DPSK光信号 | 第17-25页 |
·MZM调制器的工作原理 | 第17-21页 |
·基于MZM调制器的DPSK高速光信号的产生 | 第21-22页 |
·DPSK光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 第22-25页 |
3 光采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 第25-35页 |
·频差法采样原理 | 第25-27页 |
·光采样技术的实现方式 | 第27-31页 |
·线性光采样技术 | 第27-29页 |
·非线性光采样技术 | 第29-30页 |
·线性光采样技术和非线性光采样的比较 | 第30-31页 |
·光采样的主要器件 | 第31-33页 |
·时钟恢复单元 | 第31页 |
·采样脉冲源 | 第31-32页 |
·光采样门 | 第32-33页 |
·光电探测 | 第33页 |
·光采样系统的特征参数 | 第33-35页 |
4 基于SOA-XGM的SLALOM光采样门 | 第35-50页 |
·SOA的理论模型 | 第35-39页 |
·SOA的经典模型 | 第35-36页 |
·纵向分段数值模型 | 第36-38页 |
·SOA的超快动态模型 | 第38-39页 |
·SLALOM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39-42页 |
·SLALOM开关窗口特性的数值模拟 | 第42-49页 |
·SLALOM的开关窗口 | 第43-45页 |
·SOA偏离中心的位置对开关窗口性能的影响 | 第45页 |
·泵浦光脉冲峰值功率和脉冲宽度对开关窗口的影响 | 第45-47页 |
·注入电流对开关窗口的影响 | 第47-48页 |
·线宽增强因子α对开关窗口的影响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5 40Gb/sDPSK光信号的测量 | 第50-67页 |
·考虑三阶非线性效应时SLALOM的开关窗口特性 | 第50-53页 |
·SLALOM作为光采门时的线性度分析 | 第53-54页 |
·测量DPSK高速光信号的基本原理 | 第54-56页 |
·全光采样的数值模拟 | 第56-61页 |
·采样脉冲宽度对采样结果影响的数值模拟 | 第61-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6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作者简历 | 第72-7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