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集群移动通信系统论文

TETRA第二代数字集群系统RCPC和PCCC码的研究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1页
1 引言第11-16页
   ·课题的背景、内容和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2-14页
   ·论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第14-16页
2 TETRA的差错控制方案第16-36页
   ·TETRA的逻辑信道划分第16-18页
     ·业务信道(TCH)第16页
     ·控制信道(CCH和CCH-Q)第16-18页
   ·TETRA的差错控制结构第18-20页
     ·无线部分参考配置第18-19页
     ·编码模块之间接口的定义第19-20页
   ·数据业务信道编码方案第20-26页
     ·码率兼容删余卷积(RCPC)码第22-23页
     ·截短(30,14)RM码第23页
     ·(K+16,K)检错码第23-24页
     ·交织第24-25页
     ·加扰第25-26页
   ·语音业务信道编码方案第26-30页
     ·等级划分第27页
     ·CRC编码第27-28页
     ·RCPC编码第28-29页
     ·矩阵交织第29-30页
   ·控制信道编码方案第30-34页
     ·并行级联卷积码(PCCC)第31-34页
     ·(16,5)RM码第34页
   ·本章小结第34-36页
3 RCPC译码算法的研究及性能的仿真分析第36-51页
   ·语音业务信道(TCH/S)译码流程第36-41页
     ·解交织第37页
     ·RCPC译码第37-40页
     ·CRC检错第40页
     ·语音帧信息比特位置的恢复第40-41页
   ·TCH/S信道RCPC译码性能的仿真及分析第41-46页
     ·TCH/S信道仿真方案第41页
     ·TCH/S信道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1-46页
   ·CCH和TCH信道RCPC译码性能的仿真及分析第46-50页
     ·CCH和TCH信道仿真方案第46-47页
     ·CCH信道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7-48页
     ·TCH信道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4 PCCC译码算法的研究及性能的仿真分析第51-69页
   ·RSC成员编码器特性分析第51-53页
     ·RSC码的码重第51-52页
     ·RSC码网格图第52-53页
   ·内部交织器特性分析第53-55页
     ·交织器的作用第54页
     ·交织长度第54-55页
     ·交织方式第55页
   ·PCCC的迭代译码结构第55-58页
     ·信道软输出第55-56页
     ·PCCC译码器的结构第56-57页
     ·PCCC译码过程第57-58页
   ·SOVA译码算法第58-61页
     ·SOVA算法第58-61页
   ·PCCC译码性能的仿真及分析第61-68页
     ·PCCC编码过程的仿真第61-62页
     ·PCCC译码过程的仿真第62-65页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65-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5 基于GNU Radio平台TETRA信道编译码方案的设计第69-77页
   ·TETRA信道编译码的设计方案第69-71页
     ·信道编译码的设计方案第69-70页
     ·信道编译码设计方案的拓展第70-71页
   ·TETRA信道编译码模块的实现第71-76页
     ·用模板创建编译码package第71-72页
     ·编写编译码函数第72-75页
     ·模块内部核心函数的结构第75-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6 结论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0页
作者简历第80-82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TE-A多点联合传输技术研究
下一篇:DPSK高速光信号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