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历史背景:开放的汕头埠 | 第10-17页 |
一、 从园林到公园 | 第10-12页 |
二、 汕头开埠和商人势力的崛起 | 第12-17页 |
第二章 1921-1936汕头市政建设的主体:政府和商人 | 第17-30页 |
一、 近代汕头市政制度:从委员会制到市长制 | 第17-20页 |
二、 亦官亦商的筹建中山公园平民新村委员会 | 第20-24页 |
三、 个案讨论:公园特警所 | 第24-30页 |
第三章 汕头中山公园的建设(1921-1936) | 第30-38页 |
一、 公园建设的缘起 | 第30-31页 |
二、 公园建设用地的解决 | 第31-32页 |
三、 从“口头之公园”到公园开幕 | 第32-33页 |
四、 大规模建设始自筹委会成立 | 第33-38页 |
第四章 作为一个公共空间的中山公园 | 第38-48页 |
一、 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公众健康 | 第38-39页 |
二、 为城市创造新型的公共社交空间 | 第39-43页 |
三、 党化的空间 | 第43-48页 |
结语: 一个西方概念的中国意义 | 第48-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