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失真现象透析--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第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8-9页 |
1.文献法 | 第8页 |
2.观察法 | 第8-9页 |
3.案例分析法 | 第9页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1.理论意义 | 第9页 |
2.实践意义 | 第9页 |
(四)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1.国外相关研究 | 第9-10页 |
2.国内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一)本真与课堂教学本真 | 第12-13页 |
(二)失真与课堂教学失真 | 第13页 |
二、课堂教学的本真追求 | 第13-16页 |
(一)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追求 | 第13-14页 |
(二)教学内容的丰富追求 | 第14页 |
(三)师生关系的主体性追求 | 第14-15页 |
(四)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追求 | 第15-16页 |
(五)教学评价的发展性追求 | 第16页 |
三、课堂教学失真现象举证 | 第16-26页 |
(一)教学目标的顾此失彼 | 第16-18页 |
1.过分注重现成的知识 | 第16-17页 |
2.“双基”教学的淡化 | 第17页 |
3.贴标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 第17-18页 |
(二)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 第18-20页 |
1.脱离教学目标实际要求 | 第18-19页 |
2.脱离知识的实际需求 | 第19页 |
3.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 | 第19-20页 |
(三)教学主体非此即彼 | 第20-23页 |
1.教师中心 | 第20-22页 |
2.学生中心 | 第22-23页 |
(四)教学过程简单处置 | 第23-24页 |
1.教学流程按部就班 | 第23页 |
2.教师预设之外无所适从 | 第23-24页 |
(五)教学评价功能单一 | 第24-26页 |
1. 只关注智力因素 | 第25页 |
2. 只注重检测 | 第25-26页 |
3.只关注答案 | 第26页 |
四、回归课堂教学本真的策略探索 | 第26-32页 |
(一)立足教师素质的提升 | 第27-29页 |
1.增强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 第27页 |
2.完善自身知识体系 | 第27-28页 |
3.完善课堂教学目标意识 | 第28页 |
4.具备足够的教学机智 | 第28-29页 |
(二)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 第29-31页 |
1.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 第29页 |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第29-30页 |
3.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 第30-31页 |
(三)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 第31-32页 |
1.创造有力的教学环境 | 第31页 |
2.巧妙干预违规行为 | 第31-32页 |
3.捕捉丰富教学资源 | 第32页 |
五、精彩课堂教学案例赏析 | 第32-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