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心脏病智能诊断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10-12页 |
§1.2 心脏病智能诊断系统概述 | 第12-13页 |
·心脏病诊断的基本过程 | 第12页 |
·心脏病智能诊断系统的结构组成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心电图基本知识 | 第15-24页 |
§2.1 心脏的解剖及电生理特性 | 第15-16页 |
·心脏的解剖与生理 | 第15-16页 |
·心脏的电生理 | 第16页 |
§2.2 心电的产生及心电图导联 | 第16-18页 |
·心电的产生 | 第16-17页 |
·心电图的导联 | 第17-18页 |
§2.3 心电各波的形成及其生理意义 | 第18-21页 |
§2.4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 | 第21-24页 |
·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 | 第21-22页 |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各时期的心电图改变 | 第22页 |
·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位判断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粗糙集理论基础 | 第24-29页 |
§3.1 粗糙集理论的基本思想 | 第24页 |
§3.2 粗糙集理论的发展 | 第24-25页 |
§3.3 粗糙集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 第25-2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知识约简理论研究及其应用 | 第29-40页 |
§4.1 知识约简方法综述 | 第29页 |
§4.2 基于可辨识矩阵和信息熵的知识约简算法 | 第29-34页 |
·算法基本思想 | 第29-31页 |
·算法的实现 | 第31-32页 |
·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32页 |
·实例分析 | 第32-34页 |
§4.3 一种改进的基于可辨识矩阵的知识约简完备算法 | 第34-38页 |
·算法的基本思想 | 第34-35页 |
·算法实现 | 第35-36页 |
·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36页 |
·实例分析 | 第36-38页 |
§4.4 知识约简在心脏病智能诊断系统中的应用 | 第38-39页 |
·利用知识约简简化诊断规则 | 第38页 |
·利用知识约简确定规则中各属性的重要性 | 第38-3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不确定性推理 | 第40-49页 |
§5.1 基本概念 | 第40-41页 |
·不确定推理的定义 | 第40页 |
·不确定性推理方法的分类 | 第40-41页 |
§5.2 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及其原因 | 第41页 |
§5.3 可信度方法 | 第41-45页 |
·可信度的概念 | 第41页 |
·C-F模型 | 第41-45页 |
§5.4 可信度方法在心脏病智能诊断系统中的改进 | 第45-4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专家系统 | 第49-53页 |
§6.1 专家系统的定义 | 第49-50页 |
§6.2 专家系统的功能与结构 | 第50-51页 |
·专家系统的功能 | 第50页 |
·专家系统的结构 | 第50-51页 |
§6.3 专家系统的基本特征 | 第51-53页 |
第七章 心脏病智能诊断系统算法及其仿真结果 | 第53-58页 |
§7.1 基本思想及系统结构 | 第53-55页 |
§7.2 软件介绍 | 第55-57页 |
§7.3 结论 | 第57-58页 |
结束语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