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系统非线性评估技术
| 第1章 复杂系统评估概述 | 第1-18页 |
| ·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 | 第9-10页 |
| ·复杂巨系统的提出及复杂巨系统的特征 | 第10-13页 |
| ·复杂巨系统的提出 | 第10-12页 |
| ·复杂性与复杂巨系统的特征 | 第12-13页 |
| ·复杂巨系统评估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 第13-17页 |
| ·复杂巨系统评估的意义 | 第13-16页 |
| ·制约评估的主客观因素及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 ·小结 | 第17-18页 |
| 第2章 复杂系统评估体系的非线性特征 | 第18-27页 |
| ·复杂系统的本质是非线性 | 第18-20页 |
| ·叠加原理 | 第18页 |
| ·复杂系统不满足叠加原理 | 第18-19页 |
| ·非线性系统的复杂性 | 第19-20页 |
| ·评估指标的非线性 | 第20-23页 |
| ·特殊评估指标的作用 | 第20-21页 |
| ·规模效应指标的作用 | 第21-22页 |
| ·有些系统的各指标之间具有不可替代性 | 第22页 |
| ·评估对象部分指标的数量扩缩 | 第22-23页 |
| ·含有符合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指标变量 | 第23页 |
| ·评估方法的非线性 | 第23-26页 |
| ·门坎-线性式法 | 第23-24页 |
| ·变权综合法 | 第24-25页 |
| ·对数求和法 | 第25页 |
| ·字典顺序式法 | 第25-26页 |
| ·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复杂系统评估指标的量化技术及权重分配 | 第27-38页 |
| ·指标量化技术 | 第27-30页 |
| ·权重的分配 | 第30-37页 |
| ·AHP法 | 第30-31页 |
| ·熵值法 | 第31-32页 |
| ·基于关联度的权重求法 | 第32-35页 |
| ·基于满意度的权重求法 | 第35-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第4章 复杂系统多指标多层次评估的四种新解法 | 第38-50页 |
| ·关联度法 | 第38-41页 |
| ·第h层次综合评估 | 第38-40页 |
| ·第h-1层次综合评估 | 第40-41页 |
| ·第1层次综合评估 | 第41页 |
| ·最优从属度模型 | 第41-44页 |
| ·第h层次综合评估 | 第41-43页 |
| ·第h-1层次综合评估 | 第43-44页 |
| ·第1层次综合评估 | 第44页 |
| ·总效用法 | 第44-47页 |
| ·第h层次综合评估 | 第45-46页 |
| ·第h-1层次综合评估 | 第46页 |
| ·第1层次综合评估 | 第46-47页 |
| ·熵值法 | 第47-49页 |
| ·第h层次综合评估 | 第47-48页 |
| ·第h-1层次综合评估 | 第48页 |
| ·第1层次综合评估 | 第48-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5章 灰评估中IAGO生成空间的性质与结构 | 第50-57页 |
| ·IAGO生成空间 | 第50-54页 |
| ·灰生成空间中的映射 | 第54-55页 |
| ·小结 | 第55-57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 ·全文总结 | 第57页 |
| ·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