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锗石英光纤紫外光敏性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光纤光栅的发展和重要性 | 第7-8页 |
·光纤光敏性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8-9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载氢和未载氢光纤光致折射率改变的比较 | 第10页 |
·载氢压力与掺锗石英光纤的光敏性 | 第10-11页 |
·载氢时间与掺锗石英光纤的光敏性 | 第11页 |
·光纤的光敏性与光纤光栅 | 第11页 |
·多模光纤光栅传感特性 | 第11-12页 |
第2章 光纤的光敏性理论 | 第12-26页 |
·光纤材料的紫外光敏效应 | 第12页 |
·掺锗石英光纤材料紫外光敏效应 | 第12-16页 |
·掺锗石英光纤中的缺陷 | 第13-15页 |
·掺锗石英光纤的吸收谱 | 第15-16页 |
·光纤材料光敏性机理 | 第16-20页 |
·掺锗石英光纤材料的光敏性微观机理 | 第16-18页 |
·色心模型 | 第18-19页 |
·结构模型 | 第19-20页 |
·光纤材料的增敏 | 第20-26页 |
·增敏技术 | 第20-21页 |
·载氢增敏技术 | 第21页 |
·氢气在光纤中的渗透模型 | 第21-26页 |
第3章 光纤紫外光敏性的实验研究 | 第26-54页 |
·载氢与未载氢掺锗石英光纤光致折射率改变 | 第26-34页 |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4页 |
·小结 | 第34页 |
·载氢压力与掺锗石英光纤光致折射率改变 | 第34-41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1页 |
·小结 | 第41页 |
·载氢时间与掺锗石英光纤光致折射率改变 | 第41-45页 |
·实验部分 | 第41-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光致折射率改变的估算 | 第45-52页 |
·实验部分 | 第45页 |
·估算光致折射率改变的方法 | 第45-52页 |
·波长漂移公式计算光致折射率改变 | 第46-49页 |
·最大反射率公式计算光致折射率改变 | 第49-51页 |
·两种估算光致折射率方法的比较 | 第51-52页 |
·光纤光敏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54页 |
第4章 多模光纤光栅传感特性的研究 | 第54-64页 |
·多模光纤光栅温度传感特性 | 第54-59页 |
·光纤光栅的温度特性理论分析 | 第54-56页 |
·实验过程 | 第56-57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7-59页 |
·小结 | 第59页 |
·多模光纤光栅应变传感特性 | 第59-64页 |
·光纤光栅的应变特性理论分析 | 第59-60页 |
·实验过程 | 第60-6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附录Ⅰ 载氢后光纤折射率的变化 | 第72-73页 |
附录Ⅱ 氢气浓度公式的推导 | 第73-78页 |
附录Ⅲ 不同温度下氢气在光纤中达到饱和的时间表 | 第78-79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