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目录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13-15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5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8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四节 相关概念 | 第18-21页 |
一、农村劳动力 | 第18-19页 |
二、经济社会转型 | 第19-20页 |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 | 第20-21页 |
第五节 本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1-22页 |
一、本论文可能的创新 | 第21-22页 |
二、本论文的不足 | 第22页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24-42页 |
第一节 国外理论综述 | 第24-35页 |
一、产业结构理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第24-26页 |
二、二元经济理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第26-31页 |
三、人力资本理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第31-32页 |
四、区域经济理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第32-35页 |
第二节 国内文献综述 | 第35-39页 |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趋势 | 第35-36页 |
二、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 第36-37页 |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 第37-38页 |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向 | 第38-39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39-42页 |
第三章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政策及启示 | 第42-65页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过程 | 第42-52页 |
一、转型时期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评价 | 第42-48页 |
二、转型时期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及评价 | 第48-52页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过程 | 第52-59页 |
一、韩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分析 | 第52-56页 |
二、巴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及分析 | 第56-59页 |
第三节 转型时期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启示 | 第59-63页 |
一、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启示 | 第59-61页 |
二、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启示 | 第61-63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历程 | 第65-87页 |
第一节 1978-199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萌芽和初步发展 | 第67-72页 |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背景 | 第67-68页 |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及其重要内容 | 第68-70页 |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效果评价 | 第70-72页 |
第二节 1992-200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发展和整体推进 | 第72-78页 |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背景 | 第72-73页 |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及主要内容 | 第73-76页 |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效果评价 | 第76-78页 |
第三节 2002-2010:农村劳动力转移深入推进 | 第78-82页 |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背景 | 第78-79页 |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及主要内容 | 第79-81页 |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效果评价 | 第81-82页 |
第四节 2011~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质性变革 | 第82-84页 |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背景 | 第82-83页 |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可能采取的政策 | 第83-84页 |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可能产生的政策效果 | 第84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84-87页 |
第五章 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 第87-124页 |
第一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口因素 | 第87-92页 |
一、人口规模因素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硬约束 | 第88-89页 |
二、人口结构因素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变迁 | 第89-91页 |
三、人口城市化因素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态 | 第91-92页 |
第二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因素 | 第92-107页 |
一、居民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拉力 | 第92-94页 |
二、资本因素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规模 | 第94-97页 |
三、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驱动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支撑 | 第97-101页 |
四、农业生产率的改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推力 | 第101-104页 |
五、地理经济因素是农村劳动力区域化转移的重要基础 | 第104-107页 |
第三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因素 | 第107-115页 |
一、市场制度改革和深化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激励机制 | 第107-109页 |
二、户籍制度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设计和实施的主要纽带 | 第109-111页 |
三、城乡二元福利制度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彻底的基本因素 | 第111-115页 |
四、城乡二元化的土地制度是农村劳动力半城市化转移的重要原因 | 第115页 |
第四节 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因素 | 第115-119页 |
一、人力资本的持续改善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成功的重要保证 | 第115-117页 |
二、社会资本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纽带 | 第117-118页 |
三、社会变迁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化 | 第118-119页 |
第五节 转型中后期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逻辑框架 | 第119-123页 |
一、经济社会转型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关系 | 第119-122页 |
二、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路径 | 第122-123页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第六章 推动中国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的政策 | 第124-159页 |
第一节 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 | 第124-134页 |
一、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现状和前景 | 第124-125页 |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长期趋势 | 第125-131页 |
三、设计和实施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基本思路 | 第131-134页 |
第二节 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市化政策 | 第134-141页 |
一、推动户籍制度及福利制度改革,建立一体化的国民福利制度 | 第134-137页 |
二、改进县级财政政策,推动县域内城乡统筹发展 | 第137-139页 |
三、完善区域财政政策,优化区域城市化布局 | 第139-141页 |
第三节 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代乡村建设政策 | 第141-151页 |
一、加大农业现代化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率 | 第141-144页 |
二、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推动城乡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 第144-146页 |
三、鼓励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建设农村现代经济 | 第146-148页 |
四、加大农村公共事业投入,推动农村社会进步 | 第148-151页 |
第四节 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农民工政策 | 第151-158页 |
一、建立覆盖农民工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农民工市民化 | 第151-156页 |
二、调整财政民生支出结构,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 | 第156-158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58-159页 |
结束语 | 第159-161页 |
一、总结 | 第159-160页 |
二、展望 | 第160-161页 |
附录 | 第161-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174-17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79-180页 |
后记 | 第180-181页 |